請問這是甜甜圈嗎?還是刺腦呀?

天然海水▪各國珊瑚▫海水魚▪各式硬體設備▫魚缸設計規劃▪維護保養
0980997889 LINE ID:harryshit

wc951741

🏅🔰🔰
註冊時間
2012/09/03
文章
257
按讚
4
經驗點數
206
位置
新北市
金幣
57
PH84_251112183222_40aa0.jpg
 
一般俗稱甜甜圈的珊瑚,
所指的應該是Homophyllia 屬中的Homophyllia australis種(新分類學名),
其舊分類學名為Scolymia australis.

Scolymia這個屬的珊瑚,
經過學界的重新分類,
已將Scolymia這個屬捨棄,
而之前歸類於Scolymia這個屬的珊瑚,
大部分都被重新歸類於瓣葉珊瑚屬 (Lobophyllia)底下.
少部分則另有新的屬名,
就像是俗稱甜甜圈的Homophyllia australis,
被歸類為Homophyllia屬.

而俗稱刺腦的珊瑚,
所指的就是瓣葉珊瑚屬 (Lobophyllia)中的一種,

Homophyllia australis與Lobophyllia部份品種珊瑚
的珊瑚,
在外觀上的差異極其微小,
特徵可由珊瑚骨片上鋸齒狀突起的明顯程度與水螅體的表現來判斷分辨.

上面照片中的那顆珊瑚,
看起來比較像是瓣葉珊瑚屬 (Lobophyllia)中的一種,
也就是俗稱的刺腦,而不是俗稱澳洲甜甜圈的Homophyllia australis.
 
一般俗稱甜甜圈的珊瑚,
所指的應該是Homophyllia 屬中的Homophyllia australis種(新分類學名),
其舊分類學名為Scolymia australis.

Scolymia這個屬的珊瑚,
經過學界的重新分類,
已將Scolymia這個屬捨棄,
而之前歸類於Scolymia這個屬的珊瑚,
大部分都被重新歸類於瓣葉珊瑚屬 (Lobophyllia)底下.
少部分則另有新的屬名,
就像是俗稱甜甜圈的Homophyllia australis,
被歸類為Homophyllia屬.

而俗稱刺腦的珊瑚,
所指的就是瓣葉珊瑚屬 (Lobophyllia)中的一種,

Homophyllia australis與Lobophyllia部份品種珊瑚
的珊瑚,
在外觀上的差異極其微小,
特徵可由珊瑚骨片上鋸齒狀突起的明顯程度與水螅體的表現來判斷分辨.

上面照片中的那顆珊瑚,
看起來比較像是瓣葉珊瑚屬 (Lobophyllia)中的一種,
也就是俗稱的刺腦,而不是俗稱澳洲甜甜圈的Homophyllia australis.
刺腦特徵是不是也可以用內圈相對多不規則彎曲來分辨?
 
有點像俗稱的爛橘子或爛檸檬腦,如果是南太平洋線的話就有可能是爛水果系列.
 
Scolymia這個屬目前倒還健在,只是底下剩的物種全是不會出現在水族貿易中的大西洋珊瑚,而且也已經被丟到別的科了(Faviidae)。

樓主這顆Lobophyllia vitiensis算是Lobophyllia裡頭型態比較特殊一點的東西。
他們比較少長成colony所以常常都是這樣單顆的狀態,因此的確有時候也會被叫甜甜圈或是爛水果。
不過雖然早期比較常從斐濟或東加等南太平洋線進口但這東西的分布其實蠻廣的,到台灣這邊也都有。

和正統Homophyllia australis的差異在於他們通常骨骼薄很多,比較接近包覆生長的狀態。
另外L. vitiensis的嘴巴周圍那圈septa會比較明顯突出一點,所以結構看起來有一點像火山,不像H. australis就真的是一副甜甜圈樣。
至於septal teeth的確在L. vitiensis的周邊常常會比較突出一點,但這個特徵還蠻容易被肉蓋掉的,不過通常多少還是能從表面質感看出一些小突起。
 
最後編輯:
其實瓣葉珊瑚屬 (Lobophyllia)裡的品種包含太多,
要想準確的判定是哪一品種的話,
除非去做基因鑑定,
要不以肉眼來判斷照片上品種的話,
準確率太低,
因為這屬的珊瑚種類間外觀看起來非常相似,
所以要判斷是哪個品種的話有難度,
更何況照片中的並非死亡珊瑚珊瑚的骨架,
這會更加的增加判別的難度.
 
最後編輯:
其實瓣葉珊瑚屬 (Lobophyllia)裡的品種包含太多,
要想準確的判定是哪一品種的話,
除非去做基因鑑定,
要不以肉眼來判斷照片上品種的話,
準確率太低,
因為這屬的珊瑚種類間外觀看起來非常相似,
所以要判斷是哪個品種的話有難度,
更何況照片中的並非死亡珊瑚珊瑚的骨架,
這會更加的增加判別的難度.
Lobophyllia底下同生長型態的物種的確很難從外觀分辨,也有一些傢伙根本是species complex。
不過L. vitiensis我覺得算是裡頭辨識度比較高的物種,而也正是因為型態上的差異所以這東西之前才一直都被丟在其他屬(e.g. Scolymia, Parascolymia)。

L. vitiensis是唯二包覆型生長的Lobophyllia,除此之外的物種主要都是phaceloid、flabello-meandroid或是meandroid(看一下珊瑚底下的骨骼就能確認了,不過小時候的確不好分)。
最容易被搞混的屬內親戚多半會是單水螅體狀態的L. rowleyensis(他們也的確是L. vitiensis目前關係最近的種),不過長大變成colony後兩者間的差異就比較明顯了。
另外除了珊瑚體趨於薄餅狀,vitiensis的septa在嘴巴周圍隆起的火山口我也很少在其他Lobophyllia中看到(vitiensis有時候是也不太明顯,但有這特徵的幾乎都是他)。

謝謝各位大哥的解答,這是澳洲本地的
大堡礁海域的確也在L. vitiensis的分布範圍內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