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J

    [魚缸日記] 藻記。

    說法有很多,但目前也還沒有個定論。 我有聽過的手段包含:確保營養鹽不要見底、補充鐵或是錳等微量元素、定期修剪避免長太密、增加光照時間、加強水流、或是維持溫度恆定。只是似乎也沒有哪個方法真的能百分之百確保不會發生。
  2. J

    米粉寶寶培育紀錄

    從去年九月底收到幼蟲著床後到現在也已經七個月了,最原始的六顆也總算長大到我能比較放心移入主缸的大小了。 移到主缸後由於可以被倒吊清理,所以也不需要我整天手動清藻,不然在我加強光照後單靠底缸的迷你食藻螺真的不太夠。 近照 除了一路從幼蟲顧到現在的元老外,我也陸續撿了十幾顆著床在主缸珊瑚骨上的小米粉移到底缸照顧。意外的是我目前竟然還沒有損失過任何一顆,不過每幾天就要手動清藻真的是挺累的。 另外這缸的大堡礁季節模擬我後來發現夏天的溫度可能還是有點太高了。...
  3. J

    斯瑪萊KH檢測機短心得

    pH高呈紅色、低呈黃色的話應該是酚紅指示劑。 只是要做簡單的測試比對的話倒也不需要用到標準液,取點海水拿小蘇打溶液調整成不同KH值後再分別用salifert和檢測機測量就可以了。
  4. J

    斯瑪萊KH檢測機短心得

    這台的測試方法我記得是和Hanna蛋蛋一樣的比色法。至於Salifert用的滴定法反而和KHG是一樣的,差別只是在於一個是靠酸鹼指示劑判斷滴定終點、另一個則是靠pH電極。 想進一步測試準確度的話也可以試試額外配不同KH值的海水來模擬一些較極端的情況(e.g. 5dKH或12dKH),看看是否還能夠維持同樣的表現。 另外我也蠻好奇它的藥水是什麼顏色的?我也許可以猜一下他們用的指示劑是啥。
  5. J

    [魚缸日記] 藻記。

    這是準備要開始釋放配子了。 蕨藻在有性生殖後親代通常會直接GG,而且釋放的配子以及其他物質也會造成不小的污染,所以我會建議直接移除。
  6. J

    請問低比重的三大元素,是不是就比高比重的元素含量低?

    如果你是指用同樣一份海水以純水稀釋的方法調為不同鹽度的話那的確鹽度越低各離子的濃度也會越低(如樓上的廠商數據)。 但若完全照你問題的字面意義來回答的話就有比較多變因了。 首先溫度會影響到水的密度進而改變比重,然而除非變動幅度大到使某些東西沉澱,不然這個過程並不會使各離子濃度有變化。 另外如果你並不是用同樣離子比例的海水(無論是人工海鹽還是天然海水)或純水來改變鹽度的話也會造成一些差異。 比方說你直接往缸內加氯化鈉將鹽度提升,若溫度一致的話雖然比重會上升但除了氯離子和鈉離子以外所有東西的濃度都不會有變化,這時如果你又把鹽度稀釋回去反而還會讓各離子濃度因此下降。...
  7. J

    关于海水的kh,请教一下大神

    二氧化碳濃度對於KH的數值並不會有任何影響,只會影響到pH而已。 絕大多數珊瑚缸中主要的KH消耗會是來自於鈣化作用。 藻類除了會鈣化的種類外並不會消耗到KH(光合作用對KH的淨影響是零)。 而硝化作用雖然會消耗KH,但速率其實並沒有多數人想像的那麼快。要靠硝化作用耗掉1dKH會同時產出約22ppm的NO3,若這些NO3被藻類、細菌或珊瑚等生物吸收掉的話KH又會被吐回來。
  8. J

    兩顆不同種的硬骨可以產生混血嗎?

    是精卵結合的hybrid沒錯。 這部訪談的1:56:45處有討論到該案例(長枝的物種似乎後來認為是Acropora grandis)。
  9. J

    兩顆不同種的硬骨可以產生混血嗎?

    跨物種的hybrid coral我記得之前Horniman Museum的團隊有成功讓魚鱗和另一種不確定物種的長枝雜交成功產生長大的子代,但印象中表現也沒有到會很吸引水族玩家眼球的程度。
  10. J

    腦滿腸肥 糖果腦

    這兩顆應該都是Micromussa lordhowensis。 如果說不同物種的話會差更多,例如大到有時候會和甜甜圈搞混的M. pacifica(寶石腦)或是小很多的M. amakusensis。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