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問!請問水面跟石頭上很多氣泡

專業海水魚繁殖場、各式小丑及提供精品小丑
Line ID: jameslin18
原來如此!我之前用的是大薄型外掛!我來看看您推薦的西肯外掛!感謝您
PH84_230313212552_5219e.jpg


1)氣泡過多不消除,似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換水,不知道你的魚缸大小,我會分兩到三次換完一輪,也就是每次1/2~1/3!
2)當然還需要確認你的海水來源(天然or海水素or舊水培養循環)我主要是買(提)天然海水以及舊水培養循環,處理換水,因為硝化菌不需要再慢慢累積培養。
3)我的魚缸都是類似傳統養魚的上部過濾(1層/3層/5層 便當盒模式),圖示的是其中一個2尺缸3層的情況,並沒有蛋白機。理論上應該更容易有泡泡,但只要保持穩定水質,就如幾位大大的描述,不至於會有泡泡不散的問題。
4)保持餵食!!會吃才會有體力抵抗疾病!小魚吃得剛好飽飽當然最好(盡量不要有沉落殘屑,撈出),這樣會減少它們因為食物不足時的互相攻擊機會,我也會捨不得看見它們一直在魚缸前面要吃的,所以也常常發生水色渾濁情況,我會另外用一個水桶把”好的"舊水放在臨時水桶,裡面放一些舊石或舊過濾海綿(養菌),將過濾後舊水放入,保持水桶的打氧與水流動,這樣你會發現,桶中舊水也會越來越清澈了,這個好的"舊水"桶的硝化菌系統會更完備,水性也會與主缸一致,並且不會有寄生蟲問題,可以作為日後部分循環換水,也可作為隔離桶用。
5)目前應需要稍微施加藥物(二氧化氯/福馬林/檸檬酸銅...)在主缸,可以緩解可能性的白點或細菌感染,但還是一定要 勤換水 勤換水 勤換水!!!這樣魚兒較能順利挺過,進而肉厚皮實。
每個人的魚缸系統;環境佈局與魚種都不太一樣,如同幾位大大的主要論述,勤換水先求穩,能活下去,再求加魚以及美觀。
以上請參考
 
你開缸有用活石嗎?還是全死石?如果沒活石時間要拖很久,基本上看你那個藻相根本不像養完水了,養水養菌也要有東西給菌吃,如果只有小丑水沒養好前一個星期餵一次小丑也不會餓死,如果狀況有改善在慢慢嘗試增加餵食,海缸重視穩定,所有動作要和緩,不要以為已經好了就突然下大量魚,魚口跟餵食的改變也會造成系統的改變,如果海水取得容易只養魚的情況下一周換兩次水都可以,不過建議先從減少餵食開始
好的,我已經從昨天開始減少開燈與減少餵食了,當初看到藻變白然後都沒有藻後我就以為養好水,下魚
 
PH84_230313212552_5219e.jpg


1)氣泡過多不消除,似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換水,不知道你的魚缸大小,我會分兩到三次換完一輪,也就是每次1/2~1/3!
2)當然還需要確認你的海水來源(天然or海水素or舊水培養循環)我主要是買(提)天然海水以及舊水培養循環,處理換水,因為硝化菌不需要再慢慢累積培養。
3)我的魚缸都是類似傳統養魚的上部過濾(1層/3層/5層 便當盒模式),圖示的是其中一個2尺缸3層的情況,並沒有蛋白機。理論上應該更容易有泡泡,但只要保持穩定水質,就如幾位大大的描述,不至於會有泡泡不散的問題。
4)保持餵食!!會吃才會有體力抵抗疾病!小魚吃得剛好飽飽當然最好(盡量不要有沉落殘屑,撈出),這樣會減少它們因為食物不足時的互相攻擊機會,我也會捨不得看見它們一直在魚缸前面要吃的,所以也常常發生水色渾濁情況,我會另外用一個水桶把”好的"舊水放在臨時水桶,裡面放一些舊石或舊過濾海綿(養菌),將過濾後舊水放入,保持水桶的打氧與水流動,這樣你會發現,桶中舊水也會越來越清澈了,這個好的"舊水"桶的硝化菌系統會更完備,水性也會與主缸一致,並且不會有寄生蟲問題,可以作為日後部分循環換水,也可作為隔離桶用。
5)目前應需要稍微施加藥物(二氧化氯/福馬林/檸檬酸銅...)在主缸,可以緩解可能性的白點或細菌感染,但還是一定要 勤換水 勤換水 勤換水!!!這樣魚兒較能順利挺過,進而肉厚皮實。
每個人的魚缸系統;環境佈局與魚種都不太一樣,如同幾位大大的主要論述,勤換水先求穩,能活下去,再求加魚以及美觀。
以上請參考
非常感謝您大篇幅的分享與教學!我的海水都是從水管買來的天然海水,餵食的部份幾乎都是一天一次(魚能吃完不落缸的量),目前正在進行關燈與停止餵食、一週一換水(1/4)模式看看!期望能夠有所改善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