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的小丑魚和海葵配對表

精挑細選各國精緻水族用品 提供您更高品質的水族養殖環境
各國產品線歡迎水族同業批發 LINE ID:apple_aqua

exit70

💎💎💎🏆🏆
註冊時間
2021/04/09
文章
2,344
按讚
1,148
經驗點數
12,806
位置
台灣北部
金幣
9,044
魚缸大小
三呎底濾缸
系統類別
FM
生物種類
目前是LPS和魚的混養缸,未來計畫加入硬骨
魚缸資料簡介
TK1200冷水機、AI64主燈x2、zoox補燈x4、zoox造浪x3、zoox主馬、Grotech滴定、HC蛋白、zoox藻桶、濾材有白綿、沸石、海棉、小活石
最近看書剛好看到印太地區小丑魚主題缸這一章,
覺得小丑魚和海葵的配對太複雜了,決定整理一下,
書裡沒寫配對,所以參考來源是網路,網址放在圖的下方,
整理時最大的困難是小丑魚的中文俗名很亂,
有時候甚至明明同一隻魚,在不同的網站照片就差好多,
所以我也不知道整理的內容對不對,
等我把小丑魚和海葵的俗名學名對照表也弄出來,再放上來
是說字變得很小,這個要怎麼弄啊?

PH84_251014085353_e4da7.png


PH84_251014085412_75303.png
 
最後編輯:
小丑魚中英文俗名與學名對照表

PH84_251014114421_3e2dc.png

PH84_251014114433_b4bf2.png

PH84_251014114445_1f32d.png
 
最後編輯:
海葵中英文俗名與學名對照表

PH84_251014114010_410ab.png


PH84_251014114021_9e3d8.png
 
Host-use Drives Convergent Evolution in Clownfish and Disentangles the Mystery of an Iconic Adaptive Radiation
剛好前陣子翻到這篇研究覺得蠻有趣的就順便來這樓分享一下。

pnas.2419716122fig01.jpg

他們首先統計了野外小丑魚與海葵種類的配對頻率並大致把小丑分成三類:Radianthus magnifica specialists(偏好公主)、Entacmaea quadricolor specialists(偏好奶嘴)、Stichodactyla specialists(偏好地毯)和host generalists(都行),然後進行親緣關係上的分析。
結果發現小丑對海葵的偏好是有一些演化上的淵源的,但仍然有一些趨同演化的狀況。

pnas.2419716122fig02.jpg

接著針對型態上的分析則發現偏好相同海葵的小丑種類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例如偏好公主的多半身體都較細長且顏色較亮;偏好奶嘴的則又是另一個極端,通常身體較高、顏色較深;而都行的種類則和偏好奶嘴的種類型態上較相似,但配色絕大多數都是黑身搭配兩三條白條。
其中的理由作者認為可能和不同海葵的棲地有關。例如奶嘴通常長在岩縫區域且常分裂成一大片、而公主則多半獨立長在開放的強水流處,因此不同身體形狀就會影響到他們在這些棲地的移動能力。
 
那照這樣演化下去,
以後跳海的人養的小丑魚,豈不是會長相差非常的多?
好吧!雖然理智上知道演化就是這樣,
但是實際體驗還是很驚訝,
是說現在就有長相差很多的了,
咖啡小丑(粉紅小丑)跟別丑一點都不像~~~

那個格子狀的軟體挺好玩的,還可以把魚拉長或壓扁來分析~
論文好難喔!左看右看看不懂,只感覺黑足和鞍背擠在一群深色小丑裡面,好像跑錯地方一樣,
如果沒看錯的話,意外的單獨喜歡地毯的小丑好像比較少,
地毯太兇嗎?

雖然看不懂論文,幸好J兄替我們把結論總結出來了,
看完結論忍不住想,既然都行的長相是高身深色三條白帶,
那該不會小丑魚一開始都是高身深色三條白帶,
那些長身淺色的,都是自己另外再演化出來的?

然後他們圖裡面透紅的學名錯了啦~
透紅的學名是Premnas biaculeatus,
不是Amphiprion biaculeatus
 
最後編輯:
那照這樣演化下去,
以後跳海的人養的小丑魚,豈不是會長相差非常的多?
好吧!雖然理智上知道演化就是這樣,
但是實際體驗還是很驚訝,
是說現在就有長相差很多的了,
咖啡小丑(粉紅小丑)跟別丑一點都不像~~~
現在各種人工選育的品系其實也算是小規模的演化了,只是篩選基因的原動力從生存壓力變成人為挑選。

那個格子狀的軟體挺好玩的,還可以把魚拉長或壓扁來分析~
論文好難喔!左看右看看不懂,只感覺黑足和鞍背擠在一群深色小丑裡面,好像跑錯地方一樣,
如果沒看錯的話,意外的單獨喜歡地毯的小丑好像比較少,
地毯太兇嗎?
除了毒性外我想到的另一個可能是也許地毯在多數野外環境的出現頻率本來就略低於其他海葵,所以也比較少特別偏好他們的小丑。

雖然看不懂論文,幸好J兄替我們把結論總結出來了,
看完結論忍不住想,既然都行的長相是高身深色三條白帶,
那該不會小丑魚一開始都是高身深色三條白帶,
那些長身淺色的,都是自己另外再演化出來的?
這可能性的確是蠻高的
從他們針對型態演化的分析來看,長身淺色系列的確比較可能是後來和其他人分家的。
pnas.2419716122fig03.jpg


然後他們圖裡面透紅的學名錯了啦~
透紅的學名是Premnas biaculeatus,
不是Amphiprion biaculeatus
其實目前多數的學者都是把透紅分到Amphiprion底下,而這篇在正式發表時也是用這派的分法(research gate上公開的非正式版本還是用Premnas,不過我圖片來源的最終發表版內文就都改成Amphiprion了)。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