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篇
Nepall 背濾缸
Tank Size: 25*28*27cm
背濾空間: 25*5*27*cm
魚缸附件:
護角(沒啥用)
水管(超級細,限制流量)
生化綿(不夠密,會造成水直接流到底部而不會經過整個過濾面)
造浪鴨嘴(堪用)
抽水馬達(流量不足)
全白燈 (不適合海水
很多新手入門困難, 應該跟這些原生配件不符合需求有關, 所以一進來就發現困難重重...
器材:
1. 燈具
繼續沿用之前買的 ZOOX Reef nano2 (最大缺點就是沒有排程功能)
2. 主馬
流量夠不夠, 可以從上溢流是否能有足夠的水流進來判斷 , 原廠沉馬規格 300L/H,
上溢流幾乎是沒水進入狀態...
即使我封了下溢流兩隔入水孔, 換掉了非常苗條的原廠水管, 上溢流的水還是進的很勉強.
(水面會有油墨殘留)
我另外挑了個 DC直流 超迷你沉水馬達~
真的是非常小巧可愛, 但總感覺流量沒有規格高, 運轉時還有電源聲(就類似做不好的直流電扇發出的聲音)
原本就用的不滿意, 沒想到只用了幾天就不轉了!!!!
聯絡賣家後, 寄回去檢測, 對方收到後說正常!!!!
本來以為賣家換一個給我, 但收到後轉了幾分鐘又不轉了, 看來只是回廠後, 只是剛好又能轉一下而已...
突然想到, 這顆馬達的 ACDC Adaptor 很輕, 跟我之前買的魚缸降溫風扇很像!
於是另外拿了自己的 ACDC Adaptor 來供電, 馬達不但轉了, 而且還非常有力!!!
我真是搞不懂廠商為何都要 cost down 在電源這地方... (搞爛自己的口碑值得嗎?!)
小巧的直流馬達, 和我自行加粗的管路與彎頭
沉水馬達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沉水馬達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上一顆寄回廠商的時候, 我就對那顆沉馬不抱希望, 所以又另外物色了一顆沉馬: 中科 mini 沉馬 (BS700調速版)
這顆質感與流量就遠勝前面兩顆, 而且聲音也是最小聲的!
最後就讓這顆持續服役了!
3. 去蛋白機
雖然背濾隔小小的, 但現在大陸出很多小型的去蛋白機, 挑了一款來用, 感覺還算有效用,
不過水位高度跟開關大小, 要自己花些時間觀察調適.
非常小巧的去蛋白機
去蛋白機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汙水
去蛋白機 魚缸蓋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4. 蓋子
為了避免地震搖水出來, 防止魚跳缸, 減少水分蒸發, 我毅然決然地幫魚缸找了個蓋子;
一開始切了一塊壓克力板, 但除了縫隙有點大, 還有吸水變形的問題,
後來認真的在網路上找 PC板, 發現有個賣家專門裁切來賣(現在水族相關的產品, 真的比前一陣子多元了!)
就順利解決了蓋子的問題了~
兩光的壓克力魚缸蓋
魚缸蓋 去蛋白機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密合度高的 PC 板, 也不會有變形問題
魚缸蓋 by
legendhua, 於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