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bobocat

訪客
一直想拍我的魚缸~設缸四個月了~一直找不到適合的相機拍他~終於~~朋友因為升級相機把他的舊的Nikon D80送我~搭配原廠18-135鏡頭~~數位單眼我沒玩過~昨天試拍~~試了好久~拍出來效果跟版上大大的差好多~~我想請問~用Nikon單眼數位拍魚缸的諸位大大~相機要如何設定?尤其海水缸是藍燈~例如白平衡啦~是否要偏光鏡~我有幾張是有加偏光鏡~光圈~快門~要如何設定?是否要用大光圈鏡來拍~~以下是我昨天拍的照片~全都沒修過圖
:em04:墾丁帶回的寄居蟹~以養了四個月
PH84_F_16_110623211803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em04:奶嘴海葵
PH84_F_16_110623211903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em04:醜醜的氣泡
PH84_F_16_110623212242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em04:不知這是啥
PH84_F_16_110623212408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em04:紅小丑跟海葵
PH84_F_16_110623212536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PH84_F_16_110623212636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M-mode 把ISO拉到1600 快門1/500 光圈縮到2.8 試試
不然你就要多打幾展燈了
我是CANON愛用者.相信NIKON也差不多拉.
 
從EXIF來看
每張都沒有到安全快門喔
看起來都手震了:em06:

我昨天才拿到相機~沒有腳架~以前我只玩過底片單眼~20年沒碰了~小DC拿久了~再拿起重重的單眼~~~累啊~~~所以手震必然啦~要在試應
 
M-mode 把ISO拉到1600 快門1/500 光圈縮到2.8 試試
不然你就要多打幾展燈了
我是CANON愛用者.相信NIKON也差不多拉.

18-135的廣角端光圈只到3.5
沒辦法開到2.8的
再說照這個設定去拍, 成果因照明而異
可能過曝,也可能曝光不足

我昨天才拿到相機~沒有腳架~以前我只玩過底片單眼~20年沒碰了~小DC拿久了~再拿起重重的單眼~~~累啊~~~所以手震必然啦~要在試應

其實軟體搖來搖去,快門如果真的太慢,即便有腳架也是無法凝結畫面
建議設成RAW, ISO再高點, 減曝一兩格, 燈盡量打亮, 以換取更快的快門
再後製拉亮暗部,調整白平衡
老實說~拍軟體比拍魚容易多了啦:em06:
 
提供個人的經驗供您參考,
若有錯誤,再煩請各位前輩指正一下。

1、你需要的是一顆微距鏡。
單眼跟DC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交換鏡頭,那麼為甚麼要交換鏡頭,
就是因為依不同的拍攝主體,來調整適當鏡頭,獲得最佳影像。

而18-135mm,就是俗稱的kit鏡,或者叫旅遊鏡,包含的焦段廣,
外出旅遊拍風景、人像,都很適合,但是拍魚跟軟體,
個人還是會建議你使用微距鏡。

微距鏡的選購原則:

個人認為,比較適合拍魚的焦段,應該是在100mm到150mm之間,
像小弟,甲級貧戶一個,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50mm。
再來,光圈當然是越大越好,除了價錢的考量之外,
你還必須注意微距鏡上標示的放大率,當然是 1:1 最好。

2.接下來就是拍攝了,個人不喜歡高 ISO 的粗顆粒表現,
所以,我會多加幾盞燈,然後視拍攝物的體色,來調整ISO,
ISO 大多都在400~640之間。
我的拍法就是將光圈開到最大,以獲得最大的進光量,
然後看快門反應,來決定是否縮光圈。
不過,原則一定是要有足夠的光源,才繼續拍攝,
不然光線不夠,造成晃動或拍出來不清楚,還不如早點上床睡覺。
所以~你必須適當的運用你的光源,包括LED、HQI或T5,
將快門速度保持在你的安全速度上。
 
最後編輯:
我在林口,D80說明書還在可以借你,需要SB900也可以..微距也可以..要還我就是..腳架..跟著BMW一起被偷了..嗚嗚..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