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V1,一開始設計的樣子!!
		
		
	
	
		 暫時長這個樣子。如果有個廢液收集杯,應該可以好看一點。
	暫時長這個樣子。如果有個廢液收集杯,應該可以好看一點。
 
		 剛跑的時候好像沒有什麼堆泡的效果= =
	剛跑的時候好像沒有什麼堆泡的效果= =
 
		 調整蛋白內循環速度,我想法是泡泡再回收重新打成更細的泡泡,不過看不出來是否有效果,哈。
	調整蛋白內循環速度,我想法是泡泡再回收重新打成更細的泡泡,不過看不出來是否有效果,哈。
 
		 各種現有廢棄材料做出來的,接來接去的。
	各種現有廢棄材料做出來的,接來接去的。
 
		 近拍,應該可以看得出來是什麼材料組出來的吧!!
	近拍,應該可以看得出來是什麼材料組出來的吧!!
 
		 跑了一陣子了,還是沒有起色,感覺很像是失敗了。
	跑了一陣子了,還是沒有起色,感覺很像是失敗了。
 
		 隔天來看,發現出口有泡泡了~~真開心。
	隔天來看,發現出口有泡泡了~~真開心。
 
		 泡泡居然這麼少~哈哈
	泡泡居然這麼少~哈哈
 
		 出水部分還有待改善,目前仍有很多小泡泡跑出來~都可以堆泡了= ="
	出水部分還有待改善,目前仍有很多小泡泡跑出來~都可以堆泡了= ="
 
		 馬達用CAP-800,很震,有點大聲~~但是便宜就是了~~馬達內部無改裝,所以泡泡細緻度比不上針刷或菜瓜布類的。
	馬達用CAP-800,很震,有點大聲~~但是便宜就是了~~馬達內部無改裝,所以泡泡細緻度比不上針刷或菜瓜布類的。
 
======V3=========
V2沒拍照,但是只是兩個大管子連接處用彎管,因為90度轉彎會讓泡泡卡在轉彎處,所以V3就做成斜的~~
		 
	
改成兩管並排,降低高度...
 
		 
	
出水口做在側面,出來的水回缸內,順便循環缸內的水~~
 
我把蛋白機給拆開來給大家看!!
		 
	
進水口與進氣孔。
 
		 
	
水管的底座。
 
		 
	
出水口。
 
		 
	
出水口雖然在上方,但是是將水管底部的水流出。
 
		 
	
這個角度應該可以看的比較清楚。
 
		 
	
回流的部分,這個部分的設計可以減緩馬達的進水量。
 
		 
	
馬達的本體。
 
		 
	
組裝第一步,將底座與出水導管 (15 ml 離心管打洞) 裝在馬達上,進水口的彎管也可以裝上。
 
		 
	
組裝第二步,將管子裝上,加上上面的泡泡收集帽....
 
		 
	
兩個管子連接的部分,左邊的是馬達出水口上方的管,斜管可以防止泡泡堆在轉彎處。
 
		 
	
放入缸裡的樣子。
 
		 
	
出水口先用水管接好,以免海水彈的到處都是。而且不管怎麼調整,泡泡還是會跑到缸裡。
 
		 
	
製作一個半密閉的盒子,裡面有散熱鋁片,下方黃色的散熱片是從壞掉的顯卡上拆下來的!!
這個就是冷卻海水的氣冷裝置,但是又不會讓海水蒸發的設計。
 
		 
	
蓋上蓋子就可以避免水分蒸散太快,這個設計主要是怕馬達的熱讓魚缸愈來越熱,夏天就完蛋了!!
多了這個東西,大部分泡泡被白棉擋掉了,不過還是有一些。
		 
	
所以在下面這格也放了白棉!效果好很多!! (出水口在右上角的圓柱)
 
		 
	
上面的泡泡收集帽改成直的,像是天線寶寶那樣~~
 
		 
	
過了半個小時後,還沒穩定@@"
 
		 
	
魚缸目前燈還在DIY,所以先拿了27W PL白光來照一下。出水口在右上角,幾乎沒有泡泡跑出來了^^"
 
		 
	
 
		 
	
麒麟阿睿賣我的日本紅單胞~~超喜歡!!
 
		 
	
上方黏了四根小管子,這樣的角度可以故意製造旋轉的水流。
 
		 
	
最後,我把那兩隻向上的小管拔掉了~~
 
		 
	
泡泡通常會在左邊往上升,所以管子裡看起來並不會如大家預期的整個管子都是白色的泡泡。
不過一開始設計的時候,是整個白白的都是泡泡,這樣反而是讓泡泡衝到出水口的原因。
 
		 
	
泡泡往左邊堆積的原因就是因為上面我有放一個洞洞板,左邊的洞洞比較多一些,所以大部分泡泡都往左邊跑上去。
 
		 
	
不管泡泡往哪邊上去都一樣,上面都還是可以推呀推的把東西推上去。
 
		 
	
沒開閃光燈拍的,LED是 4顆 5W XTE CREE 皇家藍 (2並2串,降低瓦數) 串聯1顆 5W XTE CREE 白光。
 
		 
	
開了閃光燈拍的,看起來比較亮。
 
		 
	
孔雀魚被我移走了...
	
		
			
		
		
	
				
			======V3=========
V2沒拍照,但是只是兩個大管子連接處用彎管,因為90度轉彎會讓泡泡卡在轉彎處,所以V3就做成斜的~~
改成兩管並排,降低高度...
出水口做在側面,出來的水回缸內,順便循環缸內的水~~
我把蛋白機給拆開來給大家看!!
進水口與進氣孔。
水管的底座。
出水口。
出水口雖然在上方,但是是將水管底部的水流出。
這個角度應該可以看的比較清楚。
回流的部分,這個部分的設計可以減緩馬達的進水量。
馬達的本體。
組裝第一步,將底座與出水導管 (15 ml 離心管打洞) 裝在馬達上,進水口的彎管也可以裝上。
組裝第二步,將管子裝上,加上上面的泡泡收集帽....
兩個管子連接的部分,左邊的是馬達出水口上方的管,斜管可以防止泡泡堆在轉彎處。
放入缸裡的樣子。
出水口先用水管接好,以免海水彈的到處都是。而且不管怎麼調整,泡泡還是會跑到缸裡。
製作一個半密閉的盒子,裡面有散熱鋁片,下方黃色的散熱片是從壞掉的顯卡上拆下來的!!
這個就是冷卻海水的氣冷裝置,但是又不會讓海水蒸發的設計。
蓋上蓋子就可以避免水分蒸散太快,這個設計主要是怕馬達的熱讓魚缸愈來越熱,夏天就完蛋了!!
多了這個東西,大部分泡泡被白棉擋掉了,不過還是有一些。
所以在下面這格也放了白棉!效果好很多!! (出水口在右上角的圓柱)
上面的泡泡收集帽改成直的,像是天線寶寶那樣~~
過了半個小時後,還沒穩定@@"
魚缸目前燈還在DIY,所以先拿了27W PL白光來照一下。出水口在右上角,幾乎沒有泡泡跑出來了^^"
麒麟阿睿賣我的日本紅單胞~~超喜歡!!
上方黏了四根小管子,這樣的角度可以故意製造旋轉的水流。
最後,我把那兩隻向上的小管拔掉了~~
泡泡通常會在左邊往上升,所以管子裡看起來並不會如大家預期的整個管子都是白色的泡泡。
不過一開始設計的時候,是整個白白的都是泡泡,這樣反而是讓泡泡衝到出水口的原因。
泡泡往左邊堆積的原因就是因為上面我有放一個洞洞板,左邊的洞洞比較多一些,所以大部分泡泡都往左邊跑上去。
不管泡泡往哪邊上去都一樣,上面都還是可以推呀推的把東西推上去。
沒開閃光燈拍的,LED是 4顆 5W XTE CREE 皇家藍 (2並2串,降低瓦數) 串聯1顆 5W XTE CREE 白光。
開了閃光燈拍的,看起來比較亮。
孔雀魚被我移走了...
			
				最後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