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elow

🔰
金幣
15
孔雀綠使用中的魚兒狀態請見此連結(影片檔):

https://www.facebook.com/video.php?v=10153202865283956&pnref=story

感謝大家先前的討論與鼓勵...
我會使用孔雀綠的原因主要是想找到一種方式能夠兼顧軟體混養缸投藥處理
先前爆發卵圓鞭毛蟲的感染,因而死亡的魚情況只能以慘烈來形容牠們的壯烈成仁
說亂了方寸也好,病急投藥也罷
總之得穩住情況繼續朝著前方跨步
.
檢疫缸又被老婆給毀了無法使用的狀況下就只剩下主缸投藥一種選擇
赤子大哥告訴我孔雀綠可以使用在軟體缸
並且協助我取得第一批孔雀綠,
在這裡也感謝熱血提供的魚友蔡先在半夜時跟我聯繫
讓我能夠取得藥物

:em04:治療劑量為每公升海水中含有 0.1ppm 濃度的孔雀綠,赤子給我的建議是每天早晚各給一次
因為軟體缸會消耗大量的要務,所以得比裸缸下的藥更重
而且蛋白機必須先關閉,可以在投藥前兩小時打開,投藥之後就關閉

PH84_F_10_150513151954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其實當真正開始下藥的時候,已經是發病的第三天了
許多魚已經抵擋不住,全身佈有雪花般的脫膜飄動
當看到這情形你會覺得大勢已去
但手中既然握有藥物,那就不妨一試
當投藥後的24小時
公主小丑,10尾中剩下5尾
畢卡索小丑,12尾中只剩下 3尾
紅丑,2尾中,還殘存一尾

跟學弟郭尖巴(暱稱)討論
魚一直死,也許已經病入膏肓
那孔雀綠還要繼續下嗎?
可能明天剩下的魚都要死了
或許這下又要注定失敗
可是另外一個想法閃過腦際
如果此時水族箱的水正下藥中,那卵圓鞭毛蟲的雙鞭毛孢子應該也處於不利它們散播以及附著的環境
此時若再放魚不清楚能不能度過危機
而我們相信魚類本身也有一定的防禦系統能夠幫助免疫
於是又去買了新的魚,總共兩尾透紅、10尾公主以及1尾紅丑
.
投藥後的48小時,原本主缸中所剩下的5尾公主死了
主缸中所剩下的3尾畢卡索也死了
但第一批魚裡頭,卻仍然有一尾紅丑仍然活著
新購的公主小丑裡頭有兩尾也出現卵圓的症狀,
我開始懷疑孔雀綠是否真的能夠有效控制卵圓的大爆發以及重度感染
.
此時我的朋友,服務於高雄動物保護處魚病室的林瘦鼠(暱稱)
他負責的是南區的魚病防疫
給我強力的奧援,他提供給我一部份的孔雀綠以及醋酸銅
以及提供我一份醋酸銅控制卵圓鞭毛蟲的論文做為參考

:em04:左邊為孔雀綠,右邊為醋酸銅,皆以經以研砵磨碎比較好秤重以及溶解
PH84_F_10_150513155309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林醫師給我的建議,將所有的魚移出另外藥浴然後併用銅藥治療
但這樣做對以孔雀綠實驗於卵體缸的想法沒有幫助
我還是想測試找到一種能在兼顧軟體缸的情況下達到治療或控制卵圓感染的方法
但林醫師的經驗是,魚缸中沒有魚的情況下在三個月之後仍然可以爆發卵圓鞭毛蟲的感染
因此他覺得卵圓幾乎是無敵的,非常非常難以處理

下藥後的56hr,原本主缸裡頭倖存的紅小丑發現牠也躺平了
換句話說,第一批小丑魚全部陣亡
可是神奇的是前幾次卵圓爆發時所殘存的孓遺幾尾魚
包括兩尾黃龍跟一尾印度紅雀以及兩尾六線龍似乎沒遭受此次疫情的影響而老神在在
.
下藥後的72hr
僅剩下第二批魚裡頭的5尾公主小丑以及一尾紅丑
先前的兩尾黃龍跟一尾印度紅雀以及兩尾六線龍也繼續存在
在此治療的方式我將之稍微調整
也就是繼續按時下孔雀綠
但開始啟用蛋白機,會這麼做想法主要是因為蛋白機過濾的是蛋白質殘渣
而孔雀綠是化學藥劑,雖然會與蛋白質吸附但主要還是溶解於水溶液中
而魚體表面所脫落的黏液以及水中的雜質這些東西過濾掉對整體的治療影響不大
而我的臭氧機可以用來殺菌,也得靠蛋白機啟用才能發揮作用
因為我的臭氧供給途徑是藉由蛋白機連通處理的
我想我這一波的測試到此為止
不管結果如何都可以提供一點經驗上的參考
也真的期待治療能夠成功

相關文章連結:
https://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284717

更早之前的文章:
https://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p=3160478#post3160478
 
最後編輯: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 龍類很難得到白點的 所以你會發現龍科的魚都存活
也根據我多年的經驗 在沒下過藥的環境下爆發大小白點 即使你下任何藥做治療
其實也無濟於事 反而下藥之後的魚缸 後面的魚得病反而較易控制
不過 低密度才是預防大小白點的最佳良藥
 
抱歉先前濃度寫錯啦!我會修正孔雀綠藥物濃度記錄為0.1ppm,事實上我已經將給要次數改成一日三次,好像稍微控制住病情,我發現孔雀綠好像對蝦子很敏感,我的四隻清潔蝦好像看不到了,還有就是原本狀況不太好的公主海葵不行了,但魚體的卵圓症狀有比較緩解唷!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 龍類很難得到白點的 所以你會發現龍科的魚都存活
也根據我多年的經驗 在沒下過藥的環境下爆發大小白點 即使你下任何藥做治療
其實也無濟於事 反而下藥之後的魚缸 後面的魚得病反而較易控制
不過 低密度才是預防大小白點的最佳良藥

感謝經驗分享,其實若有時間我也很想知道為何隆頭魚之類比較不容生病,
其實牠們也會感染,但我注意到的是牠們感染後很快就能擺脫疾病

此外,我相信低密度會造就最穩定的魚,目前期待在下藥之後能夠比較容易控制魚病
 
我個人覺得孔雀綠對抗軟圓效果比較慢藥也比較溫和一點
但是泡太久會造成魚嚴重脫膜反而加速死亡
我個人都是用A B桶主缸水進行藥浴很有效
但是前提是主缸水必須沒有軟圓病菌跟注意氨中毒
不然魚失去黏膜保護一換水軟圓又上身
馬上又中獎了
 
有好消息要報告,先前有症狀的小丑目前看起來似乎受到控制,在軟體方面除了一隻先前狀況就不太好的公主海葵確定不行了之外,其餘都還好,甲殼動物方面,先前沒有特別注意到蝦子,可能心思都放在魚的身上,但剛剛觀察其實四隻清潔蝦以及20多隻假綿羊蝦目前也都還存在於水族箱之中,至於孔雀綠該繼續投藥多久,這一點我也不知道,要看控制的情況再來決定多久該停藥....
 
孔雀綠就是七傷拳,毒白點同時也毒魚,
所以嚴格講不能算是治療藥物,
ET36735大講的一點都沒錯,孔雀綠導致魚脫膜致死比軟圓白點還嚴重,
難道沒發現樓主一開始要救治的魚都早就死光了...
孔雀綠對軟體沒影響是可以確認的,如果拿來做魚缸進魚前的消毒會比較合理.
 
龍科的魚是不是比較不會得到軟圓或白點呢?
因為我本人也養軟體,前陣子草莓和黃三角及黑公子最後都得到軟圓蟲,
最後都全部掛了,真的不知道 要不要再養魚
 
龍科的魚是不是比較不會得到軟圓或白點呢?
因為我本人也養軟體,前陣子草莓和黃三角及黑公子最後都得到軟圓蟲,
最後都全部掛了,真的不知道 要不要再養魚

長期要混養,建議檢疫缸是必須要設的
如果目前都沒魚,就先淨缸45天~2個月,讓白點跟卵圓死光
然後設置的檢疫缸可先止想進魚的手癢,同時又可比較容易下藥跟控制病情

檢疫缸則採用裸缸,這樣白點跟卵圓不容易附著於魚體
不像軟體缸有大量活石可躲藏,所以控制魚病跟下藥會容易很多

小弟看到點點醫師這麼漂亮的混養缸,水質一定很好,但還是受到白點軟圓的迫害,真是可惜
也建議點點醫師設個檢疫缸,同時主缸淨缸,日後完整的檢疫,會是比較好的
 
孔雀綠對軟體毒性甚低~但對魚蝦毒性比較高~卵圓病發第三天才投藥我認為治療的效果不大了~卵圓從肉眼可以看見都幾乎是末期症狀了~基本上大約只剩三天的生命了~除非魚能從自身抵抗病原~

孔雀綠會破壞黏膜,假設魚的黏膜早一步被卵圓鞭毛蟲破壞殆盡~則下孔治療意義不大了~只能期待孔去毒殺病原體並清除病原體~

樓主死的都是發病魚~上波卵圓蟲浩劫倖存的魚好像都沒死~且所有的蝦約十支(清潔蝦,假綿羊)無一死亡~應該不能完全判斷為藥害死亡~

孔雀綠最忌諱單次超高濃度藥浴~及持續不間斷的藥浴~銅藥超過標準劑量藥浴或者持續的下藥不斷的累積~魚的症狀幾乎都相同的~

超高濃度容易猝死~累積過高的劑量則會出現類似細菌感染出血潰瘍的症狀~

孔雀綠的缺點就是對白點纖毛蟲效果差~綜合評估下~檸檬酸銅還是在效果與安全性上勝出~遺憾的是軟體缸別無選擇~~FO缸就完全不用考慮孔雀綠了~
 
孔雀綠對軟體毒性甚低~但對魚蝦毒性比較高~卵圓病發第三天才投藥我認為治療的效果不大了~卵圓從肉眼可以看見都幾乎是末期症狀了~基本上大約只剩三天的生命了~除非魚能從自身抵抗病原~

孔雀綠會破壞黏膜,假設魚的黏膜早一步被卵圓鞭毛蟲破壞殆盡~則下孔治療意義不大了~只能期待孔去毒殺病原體並清除病原體~

樓主死的都是發病魚~上波卵圓蟲浩劫倖存的魚好像都沒死~且所有的蝦約十支(清潔蝦,假綿羊)無一死亡~應該不能完全判斷為藥害死亡~

孔雀綠最忌諱單次超高濃度藥浴~及持續不間斷的藥浴~銅藥超過標準劑量藥浴或者持續的下藥不斷的累積~魚的症狀幾乎都相同的~

超高濃度容易猝死~累積過高的劑量則會出現類似細菌感染出血潰瘍的症狀~

孔雀綠的缺點就是對白點纖毛蟲效果差~綜合評估下~檸檬酸銅還是在效果與安全性上勝出~遺憾的是軟體缸別無選擇~~FO缸就完全不用考慮孔雀綠了~

回想一下,在取得孔雀綠之前雖然很努力的掙扎,還是不敵卵圓發病的速度,但在孔雀綠使用之後,先前感染的魚早已病入膏肓終究是不治,然後又放了新的魚同時也將孔雀綠的劑量加強為一日三次,此時發現新放入的魚繼續死亡,但身上不一定出現卵圓鞭毛蟲的病徵,我猜想應該是孔雀綠對魚的危害所致,赤子兄說的沒錯,孔雀綠對魚本身有毒性的。

因此該如何拿捏治療的標準,我現在會採取的用藥原則為「該用就下,見好就收」,下藥可能可以作為新缸放魚之前使用,軟體缸前兩天甚至可以使用為一天三次,劑量維持0.1ppm,蛋白機可以不用關閉,因為真正藥效作用大概在下藥的15分鐘至半小時內達到最高濃度,蛋白機除沫的作用可以將水中過多的有機物除去,不太需要與這些廢棄蛋白結合的孔雀綠,因為溶解於水中的藥物才是真正作用於環境與魚體上的,何時該停藥,個人的感覺是如果是TID(一天三次),前兩日若為TID,後面就繼續改為BID(一天兩次)一日,隨後停藥將蛋白機開啟全力衝刺廓清藥物,如果一直都是給BID,或許可以持續給藥連續五日,當然這套給藥的方式是我個人的測試,還是得斟酌感染的情形與水族箱中的生物而定。

如果因為卵圓大肆感染讓您的水族箱中的魚類都死了,我的建議是不要動軟體缸了,直接下藥孔雀綠3-4日後廓清藥物,繼續照顧一段時間超過一個月以上找一兩尾魚來試試看是否得到卵圓? 還是安全過關...

能夠使用檢疫缸當然是最好,可以避免一些風險,我自己因為有苦衷檢疫缸設立了又撤掉,老婆看那麼多缸礙眼沒輒,不過真的碰上卵圓個人感覺是檢疫缸好像也沒什麼用,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或許實在擔心可以在檢疫缸投與醋酸銅製劑飼養個一陣子,不然您就去找確定無病原的魚,魚在穩定的水族箱中飼養超過半年,或者是自家繁殖的魚都比較少帶有這類的原蟲性疾病,確定沒危害就下主缸吧。

大海裡頭卵圓鞭毛蟲其實是受到抑制的,大洋中存活的魚都需要自行覓食,也得躲避掠食者與抵抗強勁的海流,等於是野生的魚每天都有運動,強健的免疫系統加上多元化的食物,卵圓鞭毛蟲很難大規模感染,也不會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雙鞭毛孢子,引發密集的感染寄生,這種情況下縱然感染了卵圓鞭毛蟲一般都不容易快速分裂與活化,也因此讓自然界的魚類能夠有機會產生免疫對抗,某些魚類比方說隆頭魚科的魚,也許在免疫系統上已經發展出對抗卵圓鞭毛蟲抗性的基因,但對於這些生物奧秘,流行病學上的探討還不夠,簡單的說我們現今的醫學知識還無法真正解釋某些魚種對疾病的特殊抵抗力。

總之感謝赤子以及高雄市動保處魚病室的林瘦鼠以及許多一起探討的苦主們,我現在的魚缸比起先前是稍微穩定,但也只是相對上的穩定,大概沒有哪一個玩家的魚缸能真正比擬浩瀚的大海,也因為這個疾病我重新對這些原始的生命以及大自然充滿敬畏之心,感謝大家。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