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應該是進步了
以前是台灣研發,大陸仿製,
現在是大陸研發,台灣仿製
不過看那燈管在桶身裡,感覺有安全顧慮
 
燈管是放在一個透明的壓克力容器裡.
除非壓克力管破裂, 要不然應該不會有短路之虞

不過只需要擔心燈管的熱氣從哪裡散掉的問題
初步看起來應該是靠水冷散熱
 
感覺因該可以自己DIY…
不過我好奇它效能問題!
他的水是上進下出!
也就是水流是帶動式水流(平行通過藻板)
不像包大是強迫式水流!(放斜的強迫經過)
如果它上蓋沒有多做文章!沒有讓水流向外擴散…那…藻種因該要養很久吧
 
感覺因該可以自己DIY…
不過我好奇它效能問題!
他的水是上進下出!
也就是水流是帶動式水流(平行通過藻板)
不像包大是強迫式水流!(放斜的強迫經過)
如果它上蓋沒有多做文章!沒有讓水流向外擴散…那…藻種因該要養很久吧

7天就長很多了喔~~!!

效果不錯!
 
藻長很多和缸子狀況好很多是兩回事。
我一直在等待熱衷此法的魚友或商家能有什麼比較可以具體量化ATS vs non-ATS ...

Again...藻在ATS上長很多或我玻璃比以前可以多等二天再擦.... IMO...都是雞肋...
 
藻長很多和缸子狀況好很多是兩回事。
我一直在等待熱衷此法的魚友或商家能有什麼比較可以具體量化ATS vs non-ATS ...

Again...藻在ATS上長很多或我玻璃比以前可以多等二天再擦.... IMO...都是雞肋...

目前就我使用大約10天來說, 微生物確實顯著的增加。

在一個只有外掛的(臨時養殖區中)

沒使用ATS前,裡面其實很空,就魚隻跟活石,還有之前沒養很好的珍珠。

但自從家了ATS後(大約兩天後)

珍珠等一些軟體明顯狀況變好。

目前還在測NO3(使用前大約在25~50)

一週後再去做測量。

最後啊~~~養海水魚最有趣的地方是,多變的養殖方式與系統。

其實也沒有好或壞啦~~但就我目前觀察,微生物這點真的是頗不錯的。
 
目前就我使用大約10天來說, 微生物確實顯著的增加。

在一個只有外掛的(臨時養殖區中)

沒使用ATS前,裡面其實很空,就魚隻跟活石,還有之前沒養很好的珍珠。

但自從家了ATS後(大約兩天後)

珍珠等一些軟體明顯狀況變好。

目前還在測NO3(使用前大約在25~50)

一週後再去做測量。

最後啊~~~養海水魚最有趣的地方是,多變的養殖方式與系統。

其實也沒有好或壞啦~~但就我目前觀察,微生物這點真的是頗不錯的。

增加浮游生物的部分是 refugium 功能,這早在ATS前就癹展成熟了...我的缸也有refugium 格,也許和生態盒相似,但這應該根ATS 沒什麼直接關係...
 
增加浮游生物的部分是 refugium 功能,這早在ATS前就癹展成熟了...我的缸也有refugium 格,也許和生態盒相似,但這應該根ATS 沒什麼直接關係...

我想您應該是想要一些數據類的東西吧~~~

這我再觀察看看~~

ATS到底好壞我也不敢肯定~~
 
目前就我使用大約10天來說, 微生物確實顯著的增加。

在一個只有外掛的(臨時養殖區中)

沒使用ATS前,裡面其實很空,就魚隻跟活石,還有之前沒養很好的珍珠。

但自從家了ATS後(大約兩天後)

珍珠等一些軟體明顯狀況變好。

目前還在測NO3(使用前大約在25~50)

一週後再去做測量。

最後啊~~~養海水魚最有趣的地方是,多變的養殖方式與系統。

其實也沒有好或壞啦~~但就我目前觀察,微生物這點真的是頗不錯的。


用10天微生物增加
2天珍珠狀況變好
請問您ATS是從穩定系統中拿過來延用的還是剛設立的?
 
用10天微生物增加
2天珍珠狀況變好
請問您ATS是從穩定系統中拿過來延用的還是剛設立的?

ATS是新的!

一開始,只有放在一個水桶中,裡面有新鮮活石,光照,水流。

大約放置5天藻量就出來了,在第七天的時候,拿去給1尺立方缸使用。

本來那一尺立方缸,裡面就一顆活石加上幾隻魚(是一個等待新缸,得暫時放置區)加上一個外掛。

在ATS加入前,其實缸中沒什麼微生物,之前的一些氣泡也死了,珍珠本來有五六頭(忘了)死了兩頭。

最後加入後,本來看她都要開不開的,已經想說死了就算了~~

結果這幾天看,珍珠都有開起來,甚至之前的一些綠鈕,狀況都好了過來(我也不敢確定是不是ATS的作用)

然後缸壁表面明顯看到許多微生物,就一點一點白白的。

除了目前水面上有很多氣泡,跟開了ATS後 PH上升到8.7以外。

其他的現象真的蠻有意思的。 剩下的還在觀察中。

大概第二天隨手拍的....拍得很糟,大概狀況是這樣。(是一個臨時等待新缸的暫時放置區)
PH84_F_27_151123132146.JPG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