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只有菲律賓線大降價,大家在拼量,紅海稍微有降,其他的都老樣子,國王應該是一陣子沒進來了,開比較貴。

話說n年前去胖哥那,8-10cm國王一隻1500還進好多隻,想不到隔一兩年,最便宜也要2500,回不去了:em01:
 
我倒是比較好奇,不同商家的魚,同個產地,像馬后,價格差異極大,幾乎全對線有的20公分賣2000多,有的賣到4000多以上,我比較想知道為何會有此差異..
 
我倒是比較好奇,不同商家的魚,同個產地,像馬后,價格差異極大,幾乎全對線有的20公分賣2000多,有的賣到4000多以上,我比較想知道為何會有此差異..

每個店家的營運成本不同策略不同
或是想賺多少錢也有不同想法
再者
還要考慮到魚隻狀況等
可接受就買
不能接受就換下一間
:em01::em01:
 
我倒是比較好奇,不同商家的魚,同個產地,像馬后,價格差異極大,幾乎全對線有的20公分賣2000多,有的賣到4000多以上,我比較想知道為何會有此差異..

同個產地應該是指印度洋,印度洋很大,週邊捉的到馬后的出口商就不會只有一家
不同國家不同島不同地區,就會有不少不同的報價,同一隻魚(馬后)

以我們近期幾個供應商的不同報價,有的有分美不美(對不對線)有的只有分大小跟幼魚成魚
所以進口成本不同,末端售價就會有差異了,早期出口商大多沒有分對線
那就是店家搶魚,搶到對線回去多賺點,物以稀為貴嘛

現在國外慢慢的都知道那些貨色值錢,所以開價就愈來愈貴了
你不買,其他物價高的國家會買,最近問了隻白底多的彩色地圖吊
給我開5000美金,還已經售出,真是買的起的人才進的到啊~~參考看看
 
同個產地應該是指印度洋,印度洋很大,週邊捉的到馬后的出口商就不會只有一家
不同國家不同島不同地區,就會有不少不同的報價,同一隻魚(馬后)

以我們近期幾個供應商的不同報價,有的有分美不美(對不對線)有的只有分大小跟幼魚成魚
所以進口成本不同,末端售價就會有差異了,早期出口商大多沒有分對線
那就是店家搶魚,搶到對線回去多賺點,物以稀為貴嘛

現在國外慢慢的都知道那些貨色值錢,所以開價就愈來愈貴了
你不買,其他物價高的國家會買,最近問了隻白底多的彩色地圖吊
給我開5000美金,還已經售出,真是買的起的人才進的到啊~~參考看看

耳聞,有些商家把離馬爾地夫有點遠的印度洋皇后..當馬爾地夫皇后賣,這點會不會有欺騙消費者的問題啊?

或者我的認知錯誤,正確是印度洋皇后=馬后?

在我的認知中,我一直以為馬后是指馬爾地夫共和國抓的..

請問到底印度洋皇后跟馬后是否劃上等號呢?

還是這是不能說的事?
 
耳聞,有些商家把離馬爾地夫有點遠的印度洋皇后..當馬爾地夫皇后賣,這點會不會有欺騙消費者的問題啊?

或者我的認知錯誤,正確是印度洋皇后=馬后?

在我的認知中,我一直以為馬后是指馬爾地夫共和國抓的..

請問到底印度洋皇后跟馬后是否劃上等號呢?

還是這是不能說的事?

水族沒有那麼多不能說的事
以下幾點供參考釋疑

中文俗名普遍越多數人使用認知就會廣泛流通
例如我說海豬很多人不懂但說史瑞克就秒懂
久了我就改說史瑞克了

大海是連接在一起的/馬爾地夫位在印度洋裡
夏威夷線來的皇后現在市場上都統稱聖帝了
所以印度洋皇后被叫成馬后其實也還好

畢竟買的是魚 不是魚名 雖然魚名跟價格有點關係
但回到本質上高價魚如果表現差您應該也買不下去
不管叫啥名字 聽的懂不要講錯就好
拖尾皇后叫印度洋或馬后就不對了

那天網上看到台灣東部抓到法國神仙
這要叫啥?

淡水三湖慈鯛科在國外一樣的魚
是真的會標示很清楚的產地 因為魚的表現會不一樣

海水的話 海域同樣的話大多都差不多
皇后只要長大到很大就會對線
只是早熟或晚熟而已 參考看看吧

 
水族沒有那麼多不能說的事
以下幾點供參考釋疑

中文俗名普遍越多數人使用認知就會廣泛流通
例如我說海豬很多人不懂但說史瑞克就秒懂
久了我就改說史瑞克了

大海是連接在一起的/馬爾地夫位在印度洋裡
夏威夷線來的皇后現在市場上都統稱聖帝了
所以印度洋皇后被叫成馬后其實也還好

畢竟買的是魚 不是魚名 雖然魚名跟價格有點關係
但回到本質上高價魚如果表現差您應該也買不下去
不管叫啥名字 聽的懂不要講錯就好
拖尾皇后叫印度洋或馬后就不對了

那天網上看到台灣東部抓到法國神仙
這要叫啥?

淡水三湖慈鯛科在國外一樣的魚
是真的會標示很清楚的產地 因為魚的表現會不一樣

海水的話 海域同樣的話大多都差不多
皇后只要長大到很大就會對線
只是早熟或晚熟而已 參考看看吧


受教了,原來馬爾地夫皇后=印度洋皇后
之前看過有些商家會標明"正"馬爾地夫皇后,有些會標明印度洋皇后,掛上馬爾地夫,售價都不低..
我還以為是不同的東西..
 
景氣不好,看到不少人在撤缸,魚又漲價,曾經一度想撤缸,後來想一想決定繼續養,但過去想買的魚都下不了手了..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