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我記得一句話「養不贏大海」,不可否認不同濃度的營養都能「養的活」,我以大自然海洋和海鹽和養水期營養減少自然的變化與全球市售系統品牌為標準,理念方向都是減少營養,不同的類別確實也有不同標準,A屬珊瑚確實公認為難度最高,對水質要求特別嚴苛,A屬珊瑚營養極低都能存活了,這才是需要探討的議題,該探討的是我們,營養極低且穩定對我來說珊瑚才是真正的開始。
不同營養濃度確實也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天然海水為準則沒有任何問題,反倒是在這樣的條件中遇到問題與低營養畫上等號,這其實是很簡單的思考,難道缸子營養真的比海洋低了?海洋都能養的活,為什麼自己養不活。秉持著這樣的觀念延伸去探討原因才是,這才是真正挑戰。
網路上看似專業的理論,我沒有那樣的境界,畢竟我只是一般的海水飼養,很多事情看到的是點,而不是全面,點改變/情況不同就不完全適用於原本的想法,條件特性理論或許正確但情況總是複雜的,就如我某位朋友,遇到問題為營養鹽高,他直接跟他說直接把移除濾材,我聽了覺得很糟糕又粗糙。我朋友平常也說到,細菌生長於表面上附著,劈裡啪啦的一堆,結果卻是這樣的「直接刪除濾材=減少營養」。
之後,我又問我朋友,他或許忘了?或許?我真的不知道,他總是能有另一番說法,他說道:把濾材刪除,不見得會影響珊瑚,畢竟還有造景石還有沙子我不認為支撐不了。
我朋友時常還會舉例,什麼吃不飽了等劈裡啪啦的一堆,我心中的想法是,你連開伙都先開瓦斯爐開關再打開瓦斯桶了我還能說什麼。趣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