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在一開始看到這主題,還沒有任何一個回覆時,覺得這文章發出來企圖引戰,想不到8.4的魚友們在60多個回覆之後還是這麼理性自制,風氣不錯。👍
那是因為正反方早已交手多次,所以沒有必要~~如果是以前,呵呵~~
是說這篇要拉到我那篇羅生門去,這樣效果才好
 
沙層這麼多年了

我倒是很想聽聽有沒有人有額外的心得
就是除了美觀以外

沙層確實會有累積汙染的特質(但這部分會因為系統架構而有差異)
清理也沒那麼省事
但是假如有其他的特殊優點,那麼當然可以衡量後依然堅持
而這個我似乎很少聽人談論,但砂肯定不是只有觀賞價值這麼簡單而已
 
當初在一開始看到這主題,還沒有任何一個回覆時,覺得這文章發出來企圖引戰,想不到8.4的魚友們在60多個回覆之後還是這麼理性自制,風氣不錯。👍

那是因為正反方早已交手多次,所以沒有必要~~如果是以前,呵呵~~
是說這篇要拉到我那篇羅生門去,這樣效果才好
我還以為是論壇年齡層老化, 大家越來越有修養了~
 
回頭看了一下自己的回覆發現我的人設好像快變成珊瑚骨推銷員了XD,但我的本意也只是多提供一個我認為可行的選項給大家參考。
當然使用珊瑚骨舖底的玩家的確較少,但目前我還沒有找到什麼理由能說服我這個操作長遠下來有什麼足以嚴重影響飼養成果的致命問題,單純只是各有優缺點而已。


我自己喜歡珊瑚骨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沒事在裡頭尋寶也是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生物,這邊有一些我剛剛順手拍的東西。

殼狀珊瑚藻我覺得是被多數人忽略的一大類生物。玩家通常把他們統稱為鈣藻,不過這類群的種類其實非常豐富,也有許多不同的生長型態和質地。
PH84_250722193718_38884.jpg


從珊瑚骨上長出來的玫瑰狀鈣藻
PH84_250722193717_4a5d6.jpg


來路不明的M屬
PH84_250722193718_a13ee.jpg


兩種著床後開始生長的圖釘
PH84_250722193717_4ad7c.jpg


這種紅管蟲在我這邊還滿多的
PH84_250722193717_4eac2.jpg

PH84_250722193718_27965.jpg


海綿也有不少
PH84_250722193718_899c6.jpg



三年後如果我人還健在的話再來看看這幾缸長期飼養的結果吧(抱歉浪費樓主這麼多版面)。
PH84_250722194853_5e327.jpg
 
最近考慮把底沙抽掉…
只是因為這樣造浪可以設置的彈性更大更好😂
你鋪太細?
斐濟M一本上就不會有被吹起來的問題了啊
(對著沙直吹除外😂

但浪還是會讓沙慢慢變沙丘狀,有些地方甚至會要露出玻璃的狀態。
但這種自然的狀態才是最美的啊。太平就不自然了。
就是偶爾要拯救一下被埋起來的珊瑚而已
 
你鋪太細?
斐濟M一本上就不會有被吹起來的問題了啊
(對著沙直吹除外😂

但浪還是會讓沙慢慢變沙丘狀,有些地方甚至會要露出玻璃的狀態。
但這種自然的狀態才是最美的啊。太平就不自然了。
就是偶爾要拯救一下被埋起來的珊瑚而已
我是鋪m沒錯
但因為我白目的只想要造浪集中在同一面
導致缸內下層的水流都太單一,都是造浪的回水流,骨都很難養…
如果把造浪移下一點來改善,那就會把底沙吹出一個空曠的地方…

如果不抽底沙,那可能我就要再加兩顆造浪(目前四顆),看看能不能盡量改善這問題了…
PH84_250722202235_88ee8.jpg
 
沙層這麼多年了

我倒是很想聽聽有沒有人有額外的心得
就是除了美觀以外

沙層確實會有累積汙染的特質(但這部分會因為系統架構而有差異)
清理也沒那麼省事
但是假如有其他的特殊優點,那麼當然可以衡量後依然堅持
而這個我似乎很少聽人談論,但砂肯定不是只有觀賞價值這麼簡單而已
沙層的微生物相是有可能可以協助分解一些有負面影響、生物分解效率低、又不容易被過濾移除的有機物(例如部分毒素),或是與一些水體中的病原和菌藻競爭資源。
只是實際狀況到底如何還是需要一些實驗或至少大量玩家缸內的有機物種類&濃度測試結果才比較能驗證這個假說。

另一個我認為可能的優勢是提供磷酸鹽見底的緩衝。碳酸鈣對於磷酸根離子本來就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而若是水中的PO4下降低於平衡濃度的話也會再緩慢釋出,所以或許在某些情境下反而可以降低磷長期見底對珊瑚造成傷害的風險。
 
我是鋪m沒錯
但因為我白目的只想要造浪集中在同一面
導致缸內下層的水流都太單一,都是造浪的回水流,骨都很難養…
如果把造浪移下一點來改善,那就會把底沙吹出一個空曠的地方…

如果不抽底沙,那可能我就要再加兩顆造浪(目前四顆),看看能不能盡量改善這問題了…
PH84_250722202235_88ee8.jpg
對面可以試試看橫流
如果你是為了美觀的話
但我後來那一面還是換成兩顆MP了
PH84_250722204638_b2774.jpg

換景後
PH84_250722204715_16abe.jpg

換景前(希望趕快養回大趴的骨啊)

其實線藏好 不會難看啦
你被吹禿的一塊有機會可以靠珊瑚跟造景擺放處理

我現在是還有想在短邊放一顆造浪呢
 
回頭看了一下自己的回覆發現我的人設好像快變成珊瑚骨推銷員了XD,但我的本意也只是多提供一個我認為可行的選項給大家參考。
當然使用珊瑚骨舖底的玩家的確較少,但目前我還沒有找到什麼理由能說服我這個操作長遠下來有什麼足以嚴重影響飼養成果的致命問題,單純只是各有優缺點而已。


我自己喜歡珊瑚骨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沒事在裡頭尋寶也是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生物,這邊有一些我剛剛順手拍的東西。

殼狀珊瑚藻我覺得是被多數人忽略的一大類生物。玩家通常把他們統稱為鈣藻,不過這類群的種類其實非常豐富,也有許多不同的生長型態和質地。
PH84_250722193718_38884.jpg


從珊瑚骨上長出來的玫瑰狀鈣藻
PH84_250722193717_4a5d6.jpg


來路不明的M屬
PH84_250722193718_a13ee.jpg


兩種著床後開始生長的圖釘
PH84_250722193717_4ad7c.jpg


這種紅管蟲在我這邊還滿多的
PH84_250722193717_4eac2.jpg

PH84_250722193718_27965.jpg


海綿也有不少
PH84_250722193718_899c6.jpg



三年後如果我人還健在的話再來看看這幾缸長期飼養的結果吧(抱歉浪費樓主這麼多版面)。
PH84_250722194853_5e327.jpg
很不錯的分享啊~
但缸內的生物偏簡單跟密度也不高
如果一般玩家後期都是不夠空間的狀況下
珊瑚骨就會讓人很崩潰
而且可能很多其他比較難的品種會養不起來喔。

P.S. 你居然還會對觀察圖釘到處長有興趣😂
我最近是很煩惱他長到造景上啊…
想把母株處理掉後其他清一清了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