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所以單純就只是5~8cm的包裝活沙產品搭配菌種製劑(盲猜個Bacillus或Rhodopseudomonas)直接配咕咾石開缸放生物囉?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加活菌而已! LK-BIO N
不曉得你們有沒有觀察過使用不同種類或是數量的珊瑚來開缸對系統建立的影響呢?畢竟若完全不使用活石的話那缸內的生物相來源就得完全依靠生物帶入,因此初期用來引種的生物可能會有不小的影響。
比如以底部基石和骨骼比例大的珊瑚來開缸所能引入的東西勢必和完全切掉基座只留珊瑚本身會有一定的差異。
下次回台中有空再過去聊聊,不過我有可能會賴在那邊喇賽煩你一整個下午XD有空可以來我這裡看看沒再換水的缸子表現如何喔![]()
如果你目前手邊還有運行數年沒換水的系統的話我覺得無聊的話是可以送個ICP試試。不過你提出來的這兩點也確實是可以研究的,我原本也確實是使用鈣反,印象中第4年的時候改反出問題導致KH過高硬骨死光光,那次之後就上KHG改滴定了,滴定用了4年也沒什麼問題,珊瑚生長速度也是挺快的,顏色表現也不錯!L缸玩了8年一桶紅海海鹽用不完![]()
至於有機物質的部分臺灣這邊似乎就沒有太多選擇了,我能想到的大概就Triton的N-DOC和FM ICP可加購的SAK254(這如果有分光光度計的話其實也可以自己測),不過這些方法也就只能觀察大致的有機物總量變化就是了。
正好和我這種用嘴養珊瑚的傢伙相反我是個實際操作大於理論的人,但有求知慾還是會想去研究(有時間的話),之前回家務農也是去唸了農藝系的研究所,只想印證實際跟理論搭不搭的上我的指導教授也直接跟我說,我們業界其實是領先學界的,印為我們在第一線碰到問題就得趕快解決,學界碰到問題首先要研究、培養....一系列的科學驗證,我種高麗菜等學界研究完菜大概死光在田裡了
我記得開工作室的時候,我老婆還開玩笑的問我....你該不會想去念海洋相關的研究所吧!
之前有學者來看過我的系統,很驚訝的說...你真的都不開白燈嗎?不開白燈你的生物會生長嗎?會健康嗎? 我心想...我完繁殖起家的,珊瑚不生長,我要賣什麼相信有來過雲林看過我之前養的生物狀態或是跟我買過米粉的應該就懂我在說什麼!

有點好奇該學者的背景是什麼?如果不是做光生理相關研究我覺得這反應還蠻正常的,畢竟也不是所有人平常都有興趣或時間接觸自己領域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