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ojerry

🏆🏅🏅🏅
金幣
136
常聽到站內前輩說化除器如果沒控制好容易缺氧而產生硫化氫,我有個想法,不確定是否有大大這樣做過,
就是~化除器底層設個小充水層,是否就能夠避免這方面問題(缺氧)發生呢? 不知各位大大有什麼看法?
請多多提供意見 ^^
 
下面引用由track2007/03/31 11:08pm 發表的內容:
QOO 兄 NO3化除器有內循環不是嗎 ?
阿俊兄,我看部分化除器並沒有做內循環,所以挺擔心很多一開始使用的會遇到這些狀況。因為最近我也有再研究
如果這方法有用,可以提供給那些沒做內循環的朋友參考 ^^
最後,我這想法行得通嗎?是否可以因為這樣而省去內循環。
這一頁的某篇文章的大大就是因為化除器現在出現問題,我猜測是不是化除器本身設計出了狀況,所以便開始想一些鬼點子
 
硫磺珠化除器進水量不是就比小白球大咩?
應該不會有缺氧情況吧?!



-=-=-=- 以下內容由 aamurotai2007年03月31日 11:39pm 時新增 -=-=-=-
ps..充水層的想法應該是可以借水壓帶入微氧再平均分配厭養層...如果化除器內本身即是溶氧量不足的話..設充水層似乎也沒有效果^^
上面是我自己的想法^^ 僅供參考^^
 
下面引用由aamurotai2007/03/31 11:33pm 發表的內容:
硫磺珠化除器進水量不是就比小白球大咩?
應該不會有缺氧情況吧?!
aamurotai大,雖然說如此,但還是有不少剛使用的朋友遇到狀況呢~
尤其是一開始,每秒一低而已,感覺一不注意就容易出狀況
謝謝您德建議唷!還請各位大大多多提供想法、意見
 
下面引用由aamurotai2007/03/31 11:33pm 發表的內容:
硫磺珠化除器進水量不是就比小白球大咩?
應該不會有缺氧情況吧?!
是, 硫磺珠跟小白球是完全不同的原理. 我想這篇說得應該是小白球培養厭氧菌系統的化除器.
 
下面引用由danmhippo2007/03/31 11:38pm 發表的內容:
是, 硫磺珠跟小白球是完全不同的原理. 我想這篇說得應該是小白球培養厭氧菌系統的化除器.
恩~ 看來我還得多研究一下這兩樣的差別,謝謝指教囉 ^^
 
硫磺珠穩定後水可以用流的,因此無須擔心硫化氫,
但是須注意KH會一直降,我就曾經從12降到5過。
 
恩, 各有利弊,
我現在用硫磺珠, 也會有KH掉的問題. 不過定期少量添加碳酸氫鈉 + 鈣反. 水質還是挺穩定的.
 
下面引用由danmhippo2007/04/01 01:54am 發表的內容:
恩, 各有利弊,
我現在用硫磺珠, 也會有KH掉的問題. 不過定期少量添加碳酸氫鈉 + 鈣反. 水質還是挺穩定的.
大大
定期少量添加碳酸氫鈉
可以詳細解說嗎??
 
碳酸氫鈉跟一般市面上提升KH的藥劑基本上是同個東西. 諸如Seachem, Kent等等.
我的缸子是100L, 當察覺KH低於11時, 我會溶解1 Tsp的碳酸氫鈉在1L的淡水裡, 然後於晚上滴入缸裡. 隔天早上在量一次確認KH是否有提升. 要晚上滴是因為當你滴入碳酸氫鈉時, pH會短暫的提升. 為了要減低pH震盪的效應, 因此我在pH比較低的晚上添加, 另外用風管滴入.
通常我的缸子, 1 Tsp可以提升的KH約等於1dKH
 
Jerry 大, 如果不介意我希望將您問的問題貼上來, 讓大家一起討論:
=========================================================
訊息標題:嗨 請教化除器運作問題
1. 手邊有根化除器,是以硫磺珠為本體,60CM的超大濾桶,我還有置入一部份鈣石緩衝KH、PH (功效或許不是很強). 由於這是別人二手的,但我對於裡面的設計不是很滿意,我加入鈣石,會有不良影響嗎? 還有其他可以穩定KH、PH的濾材嗎? PS 我沒空間再放鈣反了
2. 進水後 水從中間的管子流到最底部,之後再慢慢往四周擴散、上升,然後出水,重點是桶內中間的管子最下方的出水口。偶爾會有硫磺珠跑進去管子裡,這樣不知道會導致堵塞而使水流無法流通? 或是我多濾了呢?
3. 不過我想了解,如果我又多裝了充水層,是否對水流運轉會更順暢? 我看大多化除器都是硫磺珠塞滿滿,但似乎沒有什麼阻塞問題,難道這就是硫磺珠的優點嗎?
謝謝你囉 ^^
========================================================
Jerry 大:
與其分析你的設備, 還不如我說我的設備讓你參考.
我的硫磺共分為三個管子串連, 另外加一個蠕動馬達控制水量.
第一管: 硫磺珠. 約九成滿, 有馬達提供內循環
第二管: 珊瑚砂, 九成滿, 有馬達提供內循環, 還有打CO2.
第三管: 珊瑚砂, 全滿.
每個管子的水流都是由下往上, 幫助排除積氣. 串連都是用氣管, 蠕動馬達的流量設定為缸子的總水量的10~20%/天, 以我的缸子來說, 總水量為100L, 因此我可以設定在 1天的流量約10~20L.
第一管的流量不可太大, 這是很多人失敗的地方. 我曾試過10L/H的流量, 但是發現幾乎沒什麼化除效果. 因此也是逐漸的調流量調出現在的這個公式. 而且這第一管的循環要好, 充分讓管子內沒有死角.
第二管本來只是單純的珊瑚砂. 後來發現KH掉得太厲害, 因此只好再改為有CO2添加成為鈣反. 原本只是單純的珊瑚砂時, 流出來的pH約7.5. 改成鈣返時, 流出的pH約6.9, 但是放在杯子裡並且打氣後, pH會回到7.9. 表示第二管改為鈣反後, 有助於KH提升, 並且水裡的CO2揮發後即可還原為正常海水可接受的pH. 另外, 雖然如此我還是會定期的檢查KH值, 並且視需要添加碳酸氫鈉
第三管則是單純的珊瑚砂, 沒有馬達, 主要是充分利用第二管出來的水裡的CO2.
我的設備是跟JxS蔡先生客製訂作的. 中間陸陸續續改了兩次的樣子, 試用後發現問題又寄回去請蔡先生修改. 本來怕第二管就直接加CO2成鈣反會不會跟第一管的硫磺會起衝突, 後來似乎沒事. 不過化學白吃的我當初還是會揣揣. 不過他們的服務實在是不錯的.
蠕動馬達則購自國外. 可調節水量由99L/Day ~ 1L/Day, 也幸好是用這台, 要不我無法作流量的測試修正.
你的設備似乎是硫磺與鈣石至於同一桶. 我這方面沒經驗, 無法表示意見. 不過我會對於同一個桶子是否仍會有上下層的水對流的狀況有疑慮. 另外您的水流量應該也列入考慮.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