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雀魚.....好熟悉的感覺,您是不是水族教科書那邊的魚友^^
我不清楚你是說哪篇文耶??我覺得網路文章每篇都有參考價值,但不是很絕對....
"我不怎麼覺得藻相可以完全看出硝化菌的多寡,不管NO2高低與否,其實鈣藻,褐藻,綠藻都能一起長的..."
我的缸子設了好久,約七個月,養水也養了好久(都沒放魚喔),約三個月.....我只要光連續開,或者換水,或者加鐵液(我不清楚裡面有沒有別的東西),褐藻就能爆出來....且大多時後都是三種藻一起存在.....我的意思是說藻類與硝化菌的關西....
我覺得會有看藻相的說法可能是一種巧合,因為鈣藻最難長,綠藻次之,褐藻最好長(新水存在矽酸根離子有助於褐藻生長,俗稱的褐藻可能就是藻類分類學的矽藻類,會有矽質骨骼,當消耗到一個程度後就會消失),當褐藻弱勢時你就會發現好像綠藻出現了,其實這些藻都是一開始就成長了,只是長的速度不同會有這種錯覺.....應該是剛開始發明這個說法的人把他看到的現象告訴大家,然後大家就一直延用,事實上也不無不可....反正主旨就是要大家養水養久一點囉~~~
我覺得NO2仍是最準確的東西,不管養水養再久,如果瞬間放入太多的魚或者太多的飼料殘餌一樣會倒缸喔,而且在倒缸的時候還是能看到鈣藻綠藻褐藻生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