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養水方法是
1:活石入缸,新珊瑚骨新白棉(活石需先排除有害生物,濾材如有魚友未下藥舊濾材是最好)
2:加入天然海水"""天然"""  不是海水素調的喔!並且加入硝化細菌(有想了解再找我的聯絡方式)
3:造浪 主馬 燈光給他24h打(蛋白不用)
4:約一週後丟入一兩隻雀類(較耐養的種類,我是放雀鯛,至今仍活蹦亂跳)<<此時仍未出現紅藻
5:觀察藻相,每週小量換水約缸總水量的20%
6:約一週多時缸壁開始出現薄藻,直接就是綠藻了  我缸中沒出過紅藻  接著生物陸續入缸  存活至今
魚種有公子丑,數種倒吊類,雷達,三角,青蛙,雀類,草莓等
再來就是觀察比較重水質的軟體狀況  如巴爪花環等等  通常他們很ok水質就不會有大問題
我是如此  無人教自己搞  結果是直至今日  軟體漂亮  魚隻健康 
你可以試試看這樣做
當初的想法是  汙染源我直接用魚隻來製造,如此缸中培養出的菌種就會是針對魚隻產生的垃圾物質而生存的,不會養出一堆亂七八糟不相干的菌種
其次,勤換水,保證生物健康穩定,我水量不到120  養了20種魚 20幾種軟體  塞滿滿  但活好好
其次測水的部分,我個人是開缸一個月後才第一次測,直接跳過no2直測no3 跟其他 除了no3偏高外  其他都標準  不過no3其實沒想像中的可怕  只要不是太誇張的數字基本上對缸中生物沒有不良影響的
大多數魚友都把它想的太洪水猛獸了  其次  數據不表示一切
許多魚友養出問題  但數據都很漂亮  也許多魚友數據不怎樣  整缸卻美的不像話
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