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跟上一面L大所分享的造浪心得差不多
首先你先排程好a泵,然後b泵也搬字過紙
再調整b的frequency就可以達成間距差設定(盡量把排程編成左右輪替旋轉水流,你可以想像成打大風,你也不喜歡單方向一直吹著你/好像單方向拉著你的頭髮,如果左右交替的話你感覺上會舒適一點,珊瑚也同理)
f要走快走慢相差多少就取決於你理想的浪與流決定吧,每人缸子需求不一。
我缸裡大部分是硬骨 以我情況就觀察一下毛有左右擺動就好了,擺動的快慢就看你珊瑚需求(高流速低流速,你也不會放腦類在大流中間吧)
盡量配合光照造不同方向的流(帶走污染物排泄或者帶來食物)
海缸大概沒最優解,只有妥協。全個缸裡的生物都達到一定的「開心度」就已經很完滿了
下面簡單講一下個人感受和應用
我也是初步構築所以設定上可能還有改動
就只說一下感受及應用層面就好了
所以參考一下就好了 沒任何根據 哈

以下開放討論
說不定大家交流一下有更好的想法/組合出現
Classic-Pulse mode
因為是集束式水流,用手感受明顯感覺到打出的基乎單「點」式水柱狀
另外觀察缸的流動會較快水面的「浪」較平和,從而容易靠雙泵不同間距製造拉扯力亦即旋流,我會把這類的模式歸納於提供食物或喂食時間使用,因為你喂食有旋流就能把食物圈在那區域,能很好地輔助珊瑚自己捕食。(試想想你也不會在打颱風大風大雨下吃飯吧?)
喂食或非高光時段旋流提供食物營養設定
Classic-crossflow
橫流模式的水流較柔和鬆散,用手感受能感覺到整個「面」的水都被推走
我會把這模式歸納為送走垃圾為主,暫時我會應用在高光時段,為珊瑚送走氧化物降低珊瑚壓迫問題(所謂高光燒頭之類)
高光時段-左右橫流設定
Sine mode
這模式打出來的以「浪」為主,造浪泵會由低至高漸變,看缸水面就看到層層波流,用手下去感受是更強的plusemode,大概主要是這模式造一次浪有漸變過程而非pulse只有最高/最低,所以打出來的浪更會是兼容「點」與「面」是上面兩種的混合版,你可以說他有兩種特性但同樣地失去個人特色,算是「萬金油模式」暫時我只是混插這模式在其他模式中間豐富不同的水流。
Random mode
亂流是以隨機的功率隨機模式運作,兩台泵一齊random mode大概就是極度混亂

可以把平常比較難到達的污染物(角落、洞口之類)以大亂流帶出來
我個人是喜歡把平常用的功率提高10%的random mode後接個雙造浪同頻率的cross flow把垃圾一並帶到你的過濾(白綿/卷紙機/蛋分這些物理過濾,或者底缸活石/藻缸 生物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