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測試後,元素添加疑問~

各式進口極品珊瑚販售、人工繁殖艷麗硬骨珊瑚
line id:eric326

Peterliu0801

💎🏆🏆🏆🏆
註冊時間
2021/09/15
文章
1,022
按讚
688
經驗點數
6,806
位置
竹北
金幣
6,790
小名
Peter
魚缸大小
135*75*70
系統類別
KZ
生物種類
SPS/LPS
文章搬運到這個版,看會不會有人討論幫忙~

各位觀眾~~ICP test 結果出來啦~~~
對照前一集: (46)寫在icp結果出來之前~
另外附上送測當天缸內水鹽度. (也算準~~)
PH84_250906020107_89bf7.png



老實說, 準確的令人害怕
PH84_250906010752_7efbb.png


(46)寫在icp結果出來之前~ 體感的一樣 Mg跟K的salifert準確性堪慮~~(放太久也很少測是主因)
一方面也是現在比較有信心自己判斷也比較不會慌, 所以擺爛沒買新的測試劑.
NO3的部分感覺Salifert的鑑別度真的堪慮~~還得考慮自己的眼睛不好~~ (0.3跟1, 似乎還是差別有點大阿)
是不是真的該敗一台Trident NP了呢???


RO水跟之前一樣都有測出Si, 不知道是不是濾芯的關係??
但似乎沒什麼影響?
另外也有測出B跟Zr, 感覺也是受到濾心的影響?(之前ICP RO檢測沒有這兩項)
不知道有沒有大神能說明一下會不會有什麼影響呢? 特別是Zr是不是一種汙染阿?
PH84_250906011553_8292e.png


再來進入到微量跟巨量的部分~~
Sr, K, B, Mg, I, Br & Al這7個偏高的值.

Mg: 不明原因~滴定已停止很久~~ (有大哥可以解釋??)
B: 來源應該來自於同時添加KZ BB 跟 TM 陰陽離子(A)
預計操作: 暫時微調一點點, 但維持在偏高也是我自己想要的, 用來逼SPS顏色, 所以可能小小調整, 下次ICP再看狀況
K: 應該是補了過多的KZ KB
預計操作: 暫時也是微調一點點, 同樣為了顏色跟珊瑚健康
Sr, I & Br: 看起來也只有TM陰陽離子(A, K)會造成偏高
預計操作: 不調整, 除了I 以外, 其他數值偏差不大~暫時不作調整, 觀察珊瑚狀態為主
AI: 推測跟翻缸, 黏造景的東西析出之類的
預計操作: 不做動作, 看下次ICP結果
再來是FM特有的比例關係(預計也是會當作調整的參考):
PH84_250906013426_69350.png

預計操作: 稍稍控制Sr & K, 讓其ratio進到理想區間 (FM這邊是說比例不對會讓珊瑚停止生長)


再來是缺少的元素部分, 有考慮要買單項來補充了(缺少的元素: Zn, V, Cu, Ni, Co, Se)
預計操作:
Zn (0測出量, 做單項添加但採建議量之2/3添加, 說明裡說會讓SPS有斑塊狀脫色, 有點可怕啊~)
V (0測出量, 做單項添加但採建議量之2/3添加)
Cu (不操作, 個人認為更偏向屬於汙染, 且已有測出微量, 不做另外添加)
Ni (不操作, 個人認為更偏向屬於汙染, 且已有測出微量, 不做另外添加)
Co (0測出量, 做單項添加但採建議量之1/3添加)
Se (0測出量, 做單項添加但採建議量之1/3添加)

PH84_250906020332_72f88.png




小結論: FM這波操作應該可以賣很多單項元素添加劑阿....有點厲害的行銷~~~

站上的大神們有沒有其他更好的建議可以提供給小弟參考的, 拜託了~~~~
 
NO3的部分感覺Salifert的鑑別度真的堪慮~~還得考慮自己的眼睛不好~~ (0.3跟1, 似乎還是差別有點大阿)
是不是真的該敗一台Trident NP了呢???
會干擾比色型的NO3測試劑的因素本來就比較多, 所以我也不曉得改成Trident差異會有多大。
例如NO2就是一個很常見的干擾因子。這東西即使是在穩定的珊瑚缸中也可能有微量的濃度。雖然對生物不會有任何影響,但這一點點的量就有可能使NO3測試劑的結果偏高了。

如果只是不想認顏色的話也是可以試試用Hanna HI736來讀Salifert結果,或是直接買台NO3蛋蛋。

RO水跟之前一樣都有測出Si, 不知道是不是濾芯的關係??
但似乎沒什麼影響?
另外也有測出B跟Zr, 感覺也是受到濾心的影響?(之前ICP RO檢測沒有這兩項)
不知道有沒有大神能說明一下會不會有什麼影響呢? 特別是Zr是不是一種汙染阿?
Si應該是自來水裡最容易通過RO膜的東西之一,只是通常在缸內會很快的被消耗掉,也幾乎沒什麼直接害處(頂多就矽藻多長一點)。

至於B和Zr的殘留我就很少聽到案例了,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FM是少數會測淡水中這兩項數據的業者。
我自己倒是不會太擔心,畢竟濃度也不算高,且除了污染外也完全有可能是false positive(我也不曉得FM這兩個東西的LOD是多少)。頂多就稍微增加一下DI濾材的量或更換頻率吧。

Mg: 不明原因~滴定已停止很久~~ (有大哥可以解釋??)
鎂的消耗量本來就不會多高,因此若缸內生物量還不大的話消耗確實會很不明顯甚至直接被換水給蓋掉。

B: 來源應該來自於同時添加KZ BB 跟 TM 陰陽離子(A)

預計操作: 暫時微調一點點, 但維持在偏高也是我自己想要的, 用來逼SPS顏色, 所以可能小小調整, 下次ICP再看狀況

K: 應該是補了過多的KZ KB
另一個來源是補充NO3用的硝酸鉀。
大約每補1ppm的NO3就會順便補0.64ppm的鉀。

預計操作: 暫時也是微調一點點, 同樣為了顏色跟珊瑚健康
Sr, I & Br: 看起來也只有TM陰陽離子(A, K)會造成偏高
預計操作: 不調整, 除了I 以外, 其他數值偏差不大~暫時不作調整, 觀察珊瑚狀態為主
AI: 推測跟翻缸, 黏造景的東西析出之類的
預計操作: 不做動作, 看下次ICP結果
再來是FM特有的比例關係(預計也是會當作調整的參考):
PH84_250906013426_69350.png

預計操作: 稍稍控制Sr & K, 讓其ratio進到理想區間 (FM這邊是說比例不對會讓珊瑚停止生長)


再來是缺少的元素部分, 有考慮要買單項來補充了(缺少的元素: Zn, V, Cu, Ni, Co, Se)
預計操作:
Zn (0測出量, 做單項添加但採建議量之2/3添加, 說明裡說會讓SPS有斑塊狀脫色, 有點可怕啊~)
V (0測出量, 做單項添加但採建議量之2/3添加)
Cu (不操作, 個人認為更偏向屬於汙染, 且已有測出微量, 不做另外添加)
Ni (不操作, 個人認為更偏向屬於汙染, 且已有測出微量, 不做另外添加)
Co (0測出量, 做單項添加但採建議量之1/3添加)
Se (0測出量, 做單項添加但採建議量之1/3添加)
FM的建議我是覺得看看就好,因為很多都完全沒有任何根據。而且這家公司針對化學方面的論述也是出了名的充滿錯誤,有時候甚至跟Chatgpt有得拼……

我通常是不會把微量元素測不到或是低於廠商建議值這點當作是添加的理由,畢竟也沒什麼證據能證實拉高濃度到底會有什麼優勢。
上述這幾個元素在TM陰陽離子裡也都有了,所以除非是想實驗看看各別的效果,不然我自己是不會想特別再多補。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