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澳洲甜甜圈產卵紀錄

20年專業海水缸 淡水缸設計 海水魚 珊瑚
喵主子 毛小孩 兔寶貝 鼠鼠大軍 澤龜 陸龜 鳥
小潘店長Line 0985-502425

jeremie

💎💎💎💎💎
註冊時間
2014/07/03
文章
1,691
按讚
2,017
經驗點數
21,806
金幣
18,285
今年的狀況應該算是失敗了,因為五顆裡只有一顆生所以無法受精,不過還是上來留個紀錄看明年有沒有機會,也希望多一點人一起來搞。

PH84_250924010815_88527.jpg

PH84_250924010930_36d99.jpg

首先是缸子的配置。
我後來將一開始的四尺缸旁邊又串了一個淺缸把希望產卵的東西移過去。主要用途包含方便餵食、遮光、以及收集精卵。

PH84_250924011215_87742.jpg

串缸的燈具我是把AI blade移過去並使用MXM module以Apex控制。
另外也有配上兩顆Apex的月光燈使用月光模組控制。整缸會在近產卵期的三個月內晚上時以黑幕遮住避免光污染。

PH84_250924011835_fe075.jpg

溫度的話我後來有針對耶蓬平均海溫資料的低溫以及高溫點都做了一些修正,因為我發現高於27以及低於22時分別會有一些珊瑚出事。

PH84_250116042117_6640c.jpg

PH84_250116042117_cfa6b.jpg

冷水機和加溫棒的code如上。

PH84_250504071733_d37aa.jpg

PH84_250504071733_e440e.jpg

光照的季節模擬我使用Rockhampton 2025年每個月一號的日落日出時間以及新月那天的月落月出時間輸入Apex的season table中,再分別讓月光燈和AI blade來跑。
然後再設定SUN_UP和MID_DAY 兩個profile給燈具跑日出的部分。

PH84_250504072556_fcf90.jpg

Blade的code則如上(可以視情況等比調整強度%數)。
運作時會看season table中當天的日落日出時間來決定開關燈,並加上三小時的漸升漸降。

再來就是猜澳洲甜甜圈(Homophyllia australis)的產卵時間了,目前我總共找到四個參考資料(我寄過email問這些資料來源的作者不過沒人鳥我)。
首先是“Vulnerability of commercially harvested corals to fisheries exploitation versus environmental pressures”這篇裡頭的調查資料。
他們發現野外甜甜圈2018年時到了十一月時採集的樣本中都找不到配子,代表其產卵應該發生在十月以及十一月採樣時間之間。

PH84_250924014357_896f0.jpg

2018年月相長這樣

第二三個來源則是2021&2022年時Coral Spawning Lab以及Monsoon aquatics回報的產卵消息。
Coral Spawning Lab是在十月十七時發文,因此推估可能再略早一點時生的;而Monsoon的FB下面這兩張圖則可以推算2021年是十月四號生,而2022年則是九月二十五。
PH84_250924015111_217ea.jpg

PH84_250924015111_aca0e.jpg


PH84_250924022211_64db9.jpg

而最終則是Inter-Fish在2022年九月三十日時FB中發文回報的產卵。

PH84_250924015823_d2c14.jpg

PH84_250924015823_37212.jpg

2021&2022月相分別如上

根據以上資料我推測甜甜圈產卵的時間高概率是落在九月滿月後兩周左右,因此我預計在今年9/22(也就是滿月後兩周)前後七天每晚蹲點至十一點。
每天入夜拉黑幕前我都會罩上這樣的自製收集盒(開孔處我有年200微米濾網)來收集上浮的精卵包,並每十五分鐘用660nm紅光頭燈查看找卵(紅光被認為相對比較不容易干擾生物)。
PH84_250924020246_75bef.jpg

PH84_250924020247_ea81c.jpg



最終在9/21當天晚上七點半到八點之間左前那顆養了一年多的橘色甜甜圈產卵了。
不過讓我意外的是他生的方法並不是像其他人回報的是一大顆精卵包,而是全部散著噴,因此當我發現有生後有把水流關掉以方便收集(卵會浮起來)。
PH84_250924021046_5f732.jpg

PH84_250924021010_eda04.jpg

PH84_250924021010_53926.jpg

PH84_250924021010_a067f.jpg

PH84_250924021011_839b2.jpg



明年改善點:
1. Apex月光模組在0%的時候仍然會有微弱的光,下次應該會用白色乒乓球砍半當擴散罩盡量減少光污染(雖然我也不敢肯定有差)

2. 之後若有複數顆產卵且一樣是散著噴的話可能會需要關水流直接在收集盒內原地受精,不然精子也撈不出來

3. 在黑幕內裝個紅外線監視器應該會方便不少,也可以減少查看時可能增加的光污染
 
厲害!! 有考慮過? 把模擬週期變短試看看,這樣會不會就不用等到明年.
 
原來是滿月後兩週排卵,
那就是…大約下弦月?
而且是九月,要記起來,
記起來要幹嘛?沒要幹嘛!可是…我想看看看看看~~~~~
每次都看到影片裡面那種珊瑚集體繁殖的盛況,真想在自己魚缸裡看到!
 
厲害!! 有考慮過? 把模擬週期變短試看看,這樣會不會就不用等到明年.
我們這邊的確是有在針對其他物種設計相關實驗,不過能否成功我覺得很大程度會取決於目標物種的配子生成週期。
有些物種本來就會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所以即使調整環境因大概也還是沒辦法加速多少;但若是週期只要兩三個月的物種就有比較希望能夠在一年內誘發多次產卵。

只是目前完全沒有任何關於Homophyllia australis配子生成週期的相關研究資料,而且這東西也不太能夠像我們實驗常用的軸孔或龜殼腦那樣能一直採樣切片觀察,所以目前我還是打保守牌先直接模擬野外環境,但如果有多個系統的話我覺得的確是個值得嘗試的實驗。

猛欸,人工繁殖的甜甜圈,不過為什麼一年才產一次卵呀?
很多排放型的珊瑚形成配子就可能需要花近一年了,所以野外情況下一樣也是一年生一次。
不過一些孵育型的珊瑚如米粉或圖釘就可以在幾週內跑完週期,所以就可以比較頻繁的收到幼蟲。
至於甜甜圈的話確切的生殖週期目前也還不太清楚,所以也許是有機會可以透過調整環境因子一年生多次的。

原來是滿月後兩週排卵,
那就是…大約下弦月?
而且是九月,要記起來,
記起來要幹嘛?沒要幹嘛!可是…我想看看看看看~~~~~
每次都看到影片裡面那種珊瑚集體繁殖的盛況,真想在自己魚缸裡看到!
只是要用野外資料預測的話就會需要讓缸內的溫度&光照週期(日&月)也跟著模擬野外的變化。
目前最方便的方法應該還是Apex。要手動調也不是不行,但最後應該高概率會越來越懶或是忘掉。
 
有點好奇的想請教 您是純愛好自己摸索 還是有跟學術或研究機構配合?
感覺這麼專業的東西 有點難跨入!首先資訊取得就很難(對我來說)
我曾經缸裡爆發過草皮產卵 跟紅奶嘴產卵 但是生完都是進魚肚或是過濾系統
如果能把甜甜圈繁殖出來 那真的就是太酷了!
 
我們這邊的確是有在針對其他物種設計相關實驗,不過能否成功我覺得很大程度會取決於目標物種的配子生成週期。
有些物種本來就會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所以即使調整環境因大概也還是沒辦法加速多少;但若是週期只要兩三個月的物種就有比較希望能夠在一年內誘發多次產卵。

只是目前完全沒有任何關於Homophyllia australis配子生成週期的相關研究資料,而且這東西也不太能夠像我們實驗常用的軸孔或龜殼腦那樣能一直採樣切片觀察,所以目前我還是打保守牌先直接模擬野外環境,但如果有多個系統的話我覺得的確是個值得嘗試的實驗。


很多排放型的珊瑚形成配子就可能需要花近一年了,所以野外情況下一樣也是一年生一次。
不過一些孵育型的珊瑚如米粉或圖釘就可以在幾週內跑完週期,所以就可以比較頻繁的收到幼蟲。
至於甜甜圈的話確切的生殖週期目前也還不太清楚,所以也許是有機會可以透過調整環境因子一年生多次的。


只是要用野外資料預測的話就會需要讓缸內的溫度&光照週期(日&月)也跟著模擬野外的變化。
目前最方便的方法應該還是Apex。要手動調也不是不行,但最後應該高概率會越來越懶或是忘掉。
感謝你的分享
 
有點好奇的想請教 您是純愛好自己摸索 還是有跟學術或研究機構配合?
感覺這麼專業的東西 有點難跨入!首先資訊取得就很難(對我來說)
我曾經缸裡爆發過草皮產卵 跟紅奶嘴產卵 但是生完都是進魚肚或是過濾系統
如果能把甜甜圈繁殖出來 那真的就是太酷了!
我個人目前的確是有在台大和中研院做珊瑚研究,但這次的甜甜圈純粹是我自己在玩。

不過除了資料搜集對於不熟悉學術文獻的人來說可能比較困難以外,我所使用的所有設備都是玩家層級的東西,因此我認為只要有一些先備知識的話這事完全是可以由水族玩家或業者來搞的,甚至也有一定的商業潛力。
即使是一年一生的物種,若可以設三四個缸來季節模擬然後每缸錯開幾個月,其實兩三年內應該就可以變成很穩定的供應鏈了。

靠產卵繁殖的甜甜圈目前澳洲已經有兩家珊瑚農場有搞出來,而且也有一些進入水族市場了。
當然這東西的確沒有很適合作為剛入門的物種,畢竟既有資料實在不多。
若要練手的話我認為像是米粉或圖釘這類孵育型的珊瑚會是不錯的開始,因為少了受精這個麻煩的步驟所以很適合先用來先熟悉珊瑚幼蟲的操作。
 
我聽我一個澳洲的魚友說過 澳洲確實有兩個漁場繁殖出來了
但是他們都很隱密繁殖方法不願意分享 畢竟是商業機密
然後海南三亞也有研究機構在嘗試繁殖
所以 能自己嘗試 真的很厲害!(y)
 
我聽我一個澳洲的魚友說過 澳洲確實有兩個漁場繁殖出來了
但是他們都很隱密繁殖方法不願意分享 畢竟是商業機密
然後海南三亞也有研究機構在嘗試繁殖
所以 能自己嘗試 真的很厲害!(y)
全世界目前用的方法原理上其實都差不多。
基本上就是挑一個海域來模擬一整年的溫度、光照、以及月相變化,然後珊瑚儘量養肥一點。
至於資訊比較難找的部分常會是目標物種到底怎麼生以及啥時生(哪一天生?是在一天中什麼時間?怎麼生?生幾次?)。

如果是像軸孔這類資料多的就還好,不過很多研究上冷門的物種常常連他們是雌雄同體還是異體、排放型還是孵育型都還不太知道。
甜甜圈目前看起來比較特殊的大概是他們的產卵時間似乎就比絕大多數的大堡礁珊瑚早了一兩個月,所以若沒有先備知識直接在大堡礁產卵季才開始蹲點的話大概就會錯過了。

另外如果是做軸孔或是其他容易分切的物種其實是可以透過定期剪斷枝確認有沒有卵。
通常如果已經可以觀察到粉紅色卵的話高概率會在下次的滿月後生。

Reefscapers-coral-gamete-monitoring-KH-2023.10-v2-1080.jpg

不同軸孔珊瑚和花環(右下)的卵 (圖片來源:https://marinesavers.com/2023/07/coral-spawning-2023-q3/)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