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說的 +1
抽底沙的作用會將有機物(排泄物, 殘餌等等)逐漸的吸入底沙分解. 最後總是有些有機物碎屑會殘留, 持續再沙層裡釋放NO3. 在其他的系統, 大都有外掛過濾可以將之濾出或是由白棉擋駕. 但是純抽底沙的話則無此作用.
也有的系統是沒有過濾器, 例如活沙系統. 但是活沙系統有厭氧層來將NO3轉化為氮氣與氧氣, 也就是借用厭氧菌來做NO3化除.
在一般的硝化系統, 在有氧的狀態下, 氮化合物由NH3-->NO2-->NO3, 在有氧的環境NO3為最終的產物. 你要化除NO3則需要借重厭氧菌(需要在缸裡建立一個厭養區, 也就是低含氧量的區域), 或借重嗜硫菌, 在缸外以硫磺珠培養菌種來化除NO3, 而你的缸裡都沒有這種機會. 因為你的底沙浪板抽水的動作, 會持續的將含氧量高的水帶過沙層, 因此不會有厭氧區的形成.
抽底沙系統對FO缸適合, 因為有脊椎的魚類對NO3的忍耐度相當高, 但是軟體對NO3相當敏感. 由於NO3在淡水的毒性比較小, 因此也常用於淡水缸養殖. 不過如果你想要養軟體, 最好趁現在還來的及做個系統更換, 要不就是投資個NO3化除設備. 否則, 你就要能控制忍功, 嚴格的控制餵食量或降低飼養密度, 生物越少, 你應該就會餵的越少.........
-=-=-=- 以下內容由 danmhippo 在 2007年09月24日 10:07pm 時新增 -=-=-=-
我的第一個海水缸也是抽底沙. 當時是早期養海水, 大家都是用抽底沙 (約十幾年前). 這個系統用了一年多, 後來因為要試其他系統, 把底沙挖掉, 水抽乾, 拿開兩公分高的浪板後, 在底下發現約一公分高的有機沉澱物. 才恍然大悟為什麼NO3總是降不下來.
那個時代還沒流行厭氧菌NO3化除.
-=-=-=- 以下內容由 danmhippo 在 2007年09月24日 10:14pm 時新增 -=-=-=-
如果你嫌換系統麻煩, 可以考慮底沙逆流系統. (我不知道正確的中文名稱是什麼, 不過英文是 reverse flow undergravel filtration).
也就是將流過底沙的水的方向逆反. 水從浪板底流向上. 基本上你要將馬達的流向逆過來, 馬達吸缸裡的水, 反沖回浪板底下. 你也可以用個圓桶過濾, 先將大顆的有機物用圓桶裡的白棉過濾掉, 圓桶的出口接浪板的館子, 逆流回沙層. 不過這就有點畫蛇添足, 因為圓桶已經有足夠的硝化菌培菌面積, 沙層的培菌功能就顯得多餘了. 差別是能擋掉大部分有機物碎屑, 你只要常常更換白棉就可以延長換水的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