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U000

🔰🔰
金幣
1,441
開缸近一年半,突然再近一兩個月發現偶爾會有米粉會突然爛頭,珊瑚狀態沒有像開缸那幾個月怎麼漂亮,鈣美KH也都在穩定數值。
最近是感覺更爆發了,共肉會慢慢爛掉或是退掉大換水跟有下樂咖的藥但感覺還是止不住……
目前考慮沒辦法止住就直接翻缸,至少LPS還能保住。
想請教前輩幾個問題:
1.目前這狀況除了翻缸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2.目前抓不到是否為系統問題或是能用什麼方法抓軌跡
3.如果翻缸的話要怎麼短時間之內再把原缸珊瑚入缸
4.原本是用tm菌 建議是繼續沿用嗎
5.家裡沒有多餘的缸能暫放,等於翻缸完只能馬上入缸
感謝前輩🙏
 
開缸近一年半,突然再近一兩個月發現偶爾會有米粉會突然爛頭,珊瑚狀態沒有像開缸那幾個月怎麼漂亮,鈣美KH也都在穩定數值。
最近是感覺更爆發了,共肉會慢慢爛掉或是退掉大換水跟有下樂咖的藥但感覺還是止不住……
目前考慮沒辦法止住就直接翻缸,至少LPS還能保住。
想請教前輩幾個問題:
1.目前這狀況除了翻缸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2.目前抓不到是否為系統問題或是能用什麼方法抓軌跡
3.如果翻缸的話要怎麼短時間之內再把原缸珊瑚入缸
4.原本是用tm菌 建議是繼續沿用嗎
5.家裡沒有多餘的缸能暫放,等於翻缸完只能馬上入缸
感謝前輩🙏
1.不需要翻缸,(不知道你指的翻缸是什麼動作)
翻缸反而會造成水質的大震盪,
導致更多不可測的影響.

2.很多缸內珊瑚的死亡現象,
以現在的礁岩玩家根本就抓不到原因,
比較多的就是水質的震盪所造成的死亡,
或是蟲害與細菌病毒的感染所造成的死亡問題,
所以,
在抓不到原因的情況之下,
就只有觀察,
每天專注的觀察珊瑚的生長狀況,
抑或是珊瑚是否有異常細微的變化,
這些動作能有效的幫助你於缸裡珊瑚出問題時,
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做出有效而快速的處置.

在我的經驗中,
骨質珊瑚出問題時,
泡什麼藥都只是心理效果(安慰劑),
根本就沒有作用.

骨質珊瑚出問題時,
最重要的就是搶在第一時間內截支,
將還未受感染的其他完好個體在第一時間內與旁邊受感染的個體截除分離,
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傷亡,
避免整叢珊瑚的滅亡殆盡.

3.翻缸後原珊瑚直接入缸就好了,
為什麼需要等待?
以上.
 
1.翻缸是指濾材活石底沙換新的,重新來過。甚至換看看其他菌種。
2.您說的我懂,但是目前真的是看著一顆顆LPS退共肉到爛肉完全無能為力。退共肉之後雖然還沒爛但是要救起來真的很難,繼續放也是會有高機率在影響到其他顆 很兩難哈哈
3.您說的翻缸是指單純換水就好嗎,在考慮會不會換個菌種會比較好,但是有人這樣還在飼養狀態換菌種的嗎……
 
布朗凍早期也困擾過我 坦白說會到這個程度 如果不是買回來短期內就有問題 那說真的系統已經不良到一個程度了 一定有地方,什麼配置不適合的

我覺得跟菌種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關係 甚至覺得菌應該是說你有狀況時 大量(超過30%以上)怕一次移除掉太多 對系統硝化作用造成負擔了 再來補充一下就好了
這我自己的觀念啦,我覺得開缸以外 菌種就是輔助功能而已 至於有多少效果真的是見仁見智
除非換水或者是擴缸,已經水都出現水霧了 才敢比較肯定說缺少菌。

所以 建議你 截支 然後定期換水 其他的真的做什麼治療都徒勞
慢慢調整系統有問題的地方 例如你提到的濾材可能累積太多營養鹽 ,水流可能不好 或是餵食過多等等

其實單單一個顧水質學問就很多
巨量元素測量就有很多眉角 例如測量的手法或者是容器有沒有用RO水洗乾淨 測試劑有沒有過期或近效?
藻相真的是可以觀察的重點 跟測到的水質數據比對看看 才會知道到底是測量誤差 還是源頭就有問題。
 
1.翻缸是指濾材活石底沙換新的,重新來過。甚至換看看其他菌種。
2.您說的我懂,但是目前真的是看著一顆顆LPS退共肉到爛肉完全無能為力。退共肉之後雖然還沒爛但是要救起來真的很難,繼續放也是會有高機率在影響到其他顆 很兩難哈哈
3.您說的翻缸是指單純換水就好嗎,在考慮會不會換個菌種會比較好,但是有人這樣還在飼養狀態換菌種的嗎……
1.如果你缸子的系統已經建立且正常運作,
就不要輕易的去做改變,
底砂活石也不要輕易的去做更換,
如果真的需要更換的話,
也需慢慢的以少部分慢慢的做漸進式的更換,
不要一次性的大量更換.

2.布朗凍病的問題並非是更換底砂或活石,
海水就能解決的問題,
即使是一個強大且健全的系統,
布朗凍病還是有可能會發生.

布朗凍病的問題和水質震盪,
珊瑚本體的體弱,
不適當的環境下所造成的環境的適應不良有關.(溫度,光照,水流等)
所以儘量避免水質的震盪會減少布朗凍病的發生機率.

3.逐步少量的換水,
在心理上也許會有幫助,
但缸裡的硝化系統如果已經發展健全,
也不需要再去想換菌種這種事,
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盡量強化缸裡的系統,
使缸裡的系統強大化,
(硝化菌數最大化)
這樣珊瑚和魚養起來才會輕鬆.
 
死了十幾萬的米粉路過…撇開蟲害的問題
有機物降低是根本(有機物的提升也會讓纖毛蟲大量繁殖)
你的有機物肯定在日常維護下持續在累積
累積到現在爆了,才會有這個狀況
 
布朗凍早期也困擾過我 坦白說會到這個程度 如果不是買回來短期內就有問題 那說真的系統已經不良到一個程度了 一定有地方,什麼配置不適合的

我覺得跟菌種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關係 甚至覺得菌應該是說你有狀況時 大量(超過30%以上)怕一次移除掉太多 對系統硝化作用造成負擔了 再來補充一下就好了
這我自己的觀念啦,我覺得開缸以外 菌種就是輔助功能而已 至於有多少效果真的是見仁見智
除非換水或者是擴缸,已經水都出現水霧了 才敢比較肯定說缺少菌。

所以 建議你 截支 然後定期換水 其他的真的做什麼治療都徒勞
慢慢調整系統有問題的地方 例如你提到的濾材可能累積太多營養鹽 ,水流可能不好 或是餵食過多等等

其實單單一個顧水質學問就很多
巨量元素測量就有很多眉角 例如測量的手法或者是容器有沒有用RO水洗乾淨 測試劑有沒有過期或近效?
藻相真的是可以觀察的重點 跟測到的水質數據比對看看 才會知道到底是測量誤差 還是源頭就有問題。
對 雖然我也懷疑是系統出了狀況但還是想不透哪裡出問題,這一兩個月也沒特別改變什麼。
了解感謝前輩,目前想到的方法也只有換水,另外想請問活石也需要定期更換新鮮活石嗎?換新的活石會不會有改變。
目前缸內藻類沒有特別的異常,反倒是造景、LPS骨上都長了一大堆的海綿藻,一年多的缸反倒是沒有長出什麼鈣藻 超奇怪。
 
死了十幾萬的米粉路過…撇開蟲害的問題
有機物降低是根本(有機物的提升也會讓纖毛蟲大量繁殖)
你的有機物肯定在日常維護下持續在累積
累積到現在爆了,才會有這個狀況
前輩您好,有機物是指濾材清洗、更換嗎?或是底沙清潔呢?底缸活石確實用了一年半沒換,蛋糕濾材也是很久沒洗了,但底沙都會固定用抽沙器洗。
2尺底濾缸每一個禮拜也是固定換30几公升的海水,想請教還有什麼地方會有您說的有機物呢 感謝回答🙏
 
對 雖然我也懷疑是系統出了狀況但還是想不透哪裡出問題,這一兩個月也沒特別改變什麼。
了解感謝前輩,目前想到的方法也只有換水,另外想請問活石也需要定期更換新鮮活石嗎?換新的活石會不會有改變。
目前缸內藻類沒有特別的異常,反倒是造景、LPS骨上都長了一大堆的海綿藻,一年多的缸反倒是沒有長出什麼鈣藻 超奇怪。
我不是活石派的 新鮮活石會不會比較有用我不敢說 因為說真的 活石是二面刃 活石的好大家都知道 但是活石怎麼選或處理才是功夫

反倒是活石你當成濾材的區域是不是卡了一堆有機物這就很有可能了 一般濾材都需要定期海水洗 我想活石區也是 NP的數值跟有機物沒有直接相關喔 NP低也不代表有機物少 ,NP就高就更不用說有機物就是高,最好的方法還是確保底缸過濾區水流暢通盡量無死角 ,
換水是拉長戰線先緩衝,但也不能一次換太多,主因還是系統現在正處在不好的狀態,一次大換水可能結果更不好,一次還是20%就好,但一邊還是要找出系統的環節哪邊有問題,也許貼個照片上來大家更好回答你。

題外話
現在常常看到大家都會濾材有多少塞多少 菌也是有多少加多少 可是仔細想想真的有需要用到那麼多嗎 珊瑚缸,有時候觀察一下魚口 其實也沒有養太多 主缸可能還有舖沙 其實培菌的面積都很足夠了,硝化菌可以最大化一定系統會越好這是肯定的,但缸子不夠大,若是一昧的求培菌面積增加,卻造成有機物營養鹽堆積過多造成系統無法負擔,反而失去意義了。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