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下面引用由winwmv2008/10/24 01:30am 發表的內容:
愛族 活石礁岩 ats 滴流法過濾 無蛋白分離 他在雜誌上寫 養水14天 營養鹽全歸零
這廣告還刊蠻大 呵呵.....
你好奇大 不過azoo採用的是海邊移植的潮間帶藻類 我這次使用是魚缸中自行培育出的菌類(經過nc大更正後 我也比較認同此說法 ) 其實我一開始的時候 打算使用的是潮間帶藻類 只是懶得去北海岸收集藻種 我有去桃園市附近的海邊收集 但是沙岸真的找不到任何潮間帶藻類 連堤防上都沒有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是會再實驗看看潮間帶藻類的過濾效率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ats
2008.10.24
red sea=0ppm
api
po4=0.5ppm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ats
2008.10.25
red sea
no3=0ppm
api
po4=0ppm
因為紗巾上長滿藻類 導致上部滴流盒裡的水流不太下去 水已經滿到滴流盒的一半了 所以我需要撤掉 改回原本斜板式的排放方式 再把no3和po4累積到超高 測試ats系統的效能 在這期間我想試試看離子交換法 去處理no3和po4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這篇文章最後由schindler在 2008/11/10 04:03am 第 2 次編輯]

因為要專心做ats的實驗 所以刪除離子交換法實驗內容!!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佩服精神
測試劑 用了不少 不過這篇變成 三種 不同去鹽法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下面引用由winwmv2008/10/31 06:28am 發表的內容:
佩服精神
測試劑 用了不少 不過這篇變成 三種 不同去鹽法
對阿 red sea才剛買沒多久就快用完了 很傷money的 !!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今天把陽台和水族器材整理了一下 準備對ats系統做高污染性測試 現在加入紅蟲累積營養鹽 這次打算將營養鹽累積到超高再計算每平方公分可以吸附多少mg營養鹽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下面引用由schindler2008/11/02 00:20am 發表的內容:
今天把陽台和水族器材整理了一下 準備對ats系統做高污染性測試 現在加入紅蟲累積營養鹽 這次打算將營養鹽累積到超高再計算每平方公分可以吸附多少mg營養鹽
這個觀念很棒 科學化
不過平方公分面積太小 用平方吋 平方呎 來看比較大^^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下面引用由winwmv2008/11/02 06:52am 發表的內容:
這個觀念很棒 科學化
不過平方公分面積太小 用平方吋 平方呎 來看比較大^^
奇大 我計畫換算成每100平方公分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ats
今天重新設定水量和培育板面積 這次實驗會做的比較精準
水量35L
培育板面積700cm^2
延續使用之前實驗的比例
水量:面積=5L:100cm^2
這樣只要把實驗結果除以7就可以算出每一百平方公分的培育板可以同時吸收多少mg的no3和po4
8_9085_162.JPG

水量35L
培育板
8_9085_163.JPG

面積700平方公分
這次測試目的在於每100平方公分的ATS系統培育板 可以同時吸收多少毫克的NO3和PO4 因為是同時吸收比較接近實際使用狀況所以就不做單獨吸收一種營養鹽的實驗了 否則還需要將其他的營養鹽移除 只留一種營養鹽 有興趣的魚友可以自行做這類的實驗
現在還在累積營養鹽中 魚缸中目前有10隻金娃娃 每天大量餵食紅蟲和豐年蝦 目前的NO3=20ppm PO4=1.0ppm 試劑已經用完了 還需要訂購 這次營養鹽會累積到很高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今天魚缸裡的no3和po4都已經累積到破表了!!所以把魚全都移出來了!!
sera no3=400ppm
8_9085_164.JPG

8_9085_165.JPG

api po4=10ppm
8_9085_166.JPG

因為現在魚缸的no2還沒降到0ppm 等no2降到0ppm之後 我就開始做實驗!!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這篇文章最後由schindler在 2008/11/07 01:16am 第 2 次編輯]

藍菌的介紹
8_9085_167.JPG

藍菌(Cyanobacteria)又稱藍藻、藍細菌、藍綠菌或藍綠藻。原被認爲是一門藻類,後有人把藍菌划為原核生物的一門,稱為藍菌門。單細胞個體或群體,或為細胞成串排列組成藻絲狀的絲狀體,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藍菌在地球上已存在約30億年,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已知藍菌約2000種。在淡水和海水中,潮濕和乾旱的土壤或岩石上、樹榦和樹葉上,溫泉中、冰雪上,甚至在鹽滷池、岩石縫中都可以發現藍菌;有些還可穿入鈣質岩石或介殼中(如穿鈣藻類)或土壤深層中(如土壤藍藻)。
目前藍菌的系統發育分類仍未確定,根據色素種類可單分出類似植物的葉綠體,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原綠藻類,根據形態可分爲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寬球藻目(Pleurocapsales)、顫藻目(Oscillatoriales)、唸珠藻目(Nostocales)和真枝藻目(Stigonematales)。但以上分類可能除真枝藻目以外均非單系群,有待進一步研究。形態分類可參見細菌分類表。 是發現年代最早的化石。
水質污染
部份非食用種類的藍菌含有不同類型的毒素,當中包括神經毒素(en:Neurotoxin)、肝毒素(en:Hepatotoxicity)、細胞毒素(en:Cytotoxicity)及內毒素等,使他們對人體及動物構成生命危險。已有紀錄証明飲用或於被藍菌污染的水源接觸會引致中毒現象,但實際多少的攝取量會致命則未有定論。
螺旋藻
8_9085_168.JPG

螺旋藻雖然屬於藍菌門,但對人體並無害,而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如B1(硫胺)、B2(核黃素)、B3(煙酸),是一種建議食用的保健食品。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