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帆的千針石林-結束在2025.10.12

每週國外進貨多次,生物數量相當多樣與豐富!
另有多項水族器材,多種海水添加劑及完整套缸組合。
這是我的第二個缸子。第一缸是個厚沙系統,在設缸前預想的是一個簡單的LPS缸,但還在養水期間,就把目標轉向SPS,後來因為設計上完全不適合,加上我個人的各種摧殘,整個系統的狀況很差,花了我不少時間精力去學習怎麼處理。雖然最後沒有做的很好,但也吸收了不少東西。

2016年9月開始,趁著要搬家的機會,徵得家人的同意,開始進行新缸的規劃,算算時間,這個新缸也籌備了超過半年了。因為前一缸有太多要解決的難題,像安全、水流、營養鹽、有機鹽、燈光等等,剛開始規劃新缸時,想的一直是設計出一個能解決所有問題,功能完整的新缸。尤於想法實在太多太多了,最後想出來的東西自己都覺得太過複雜。後來聽取了一些朋友的建議,把缸子的設計盡量簡單化,抓好幾個重點,其他部分能方便執行例行性維護工作就好,才總算拍板定案。雖然還沒有完全就緒,但也是時候該上來分享一下,在正式運轉前聽取各方大德的建議,盡量把缸子的每個細節都調整到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這缸會是以SPS為主的混養缸,所以一些日常維護的動作省不了,沒辦法朝懶人缸前進。因為不能懶,退而求其次希望不會太麻煩,所以上一缸在日常維護的兩大缺點也要先進行改善,不想再有每次換水換濾袋洗白棉時都像打仗一樣的狀況。第一是因為設計和魚缸擺放位置的不良,在進行換水或洗濾袋等日常工作時都像在進行什麼大工程,常常還要拖把待命。第二是儲物空間不足,後期魚缸兩旁和上方堆放了一堆東西,要拿要用都很麻煩,看起來也不美觀。有鑑於此,這次對硬體規劃的要求,希望能達到「外觀簡單清爽不雜亂,維護輕鬆容易好執行」。最終理想就是每天花點時間,輕輕鬆鬆完成要做的事,把水質搞定,有空視斷枝狀況移個位置,剩下時間都省下來坐在魚缸前面休息。

日誌:

2017.09.02 開缸
2017.09.18 魚隻開始移入
2017.09.24 斷枝移入


以下是目前已定案的硬體資訊:
主缸:90x60x50,背娃娃,黑框有邊條,舖5~7cm的底砂

底缸:70x50x45,含白棉架,濾袋架x2,藻缸兼訓餌區

底櫃:90x60x88,含主缸總高度148cm,底櫃內加LED燈條

側櫃:40x60x160,含十個插座和一個網路孔,一個收納式工作平台,一個滴定桶托盤

燈具:AI 52HD,以圖軌吊在天花板上

造流:Rossmont m900 x2 with controller,Maxspect XY-130 x1

控制器:GHL Profilux 3

滴定:GHL一代四頭滴定副機

冷水機:Resun CL-450

自動補水:澳多ATO

主馬:Kraken DC-6500

冰水馬:

蛋白:

鈣反:

系統還沒決定好,大致上會是一般用碳源+菌種+蛋白的養法,但會使用Microbubbles。元素補充打算以鈣反為主體,再加滴定三大元素,希望這樣可以不用每個月調一次滴定液。換水部分初期目標是每週5%~10%的換水量,後期也許會嘗試以打濕泡替代換水。


以下是目前的照片:

主缸和底缸:
PH84_F_15_170512150635s.JPG


側櫃,由下往上開始依序是滴定格、電氣櫃、藥品櫃、工作平台、置物櫃:
PH84_F_15_170512150953.JPG


電氣櫃:
PH84_F_15_170512151247.JPG

PH84_F_15_170512151247_1.JPG


工作平台:
PH84_F_15_170512151624s.JPG


補水區與鈣反區:
PH84_F_15_170512151731.JPG



預計可以開始養水的日期大概會是六月底,也請大家幫忙在一些還沒決定好的選擇上給些建議,感謝大家:em04::em04:

 
最後編輯:
阿帆兄
沒想到久沒看到你更新,看到的竟然是這樣的狀態
不能夠安慰你甚麼,畢竟人生難免都有一些狀況,更何況是魚缸

祝福你健康順心,再次早日回歸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