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的幾點看法:
1. 健康好養的入門骨下缸, 短時間就不行, 應該跟水質有極大的關係~
    水質大致可以分兩類來檢查: 元素成分 /  汙染
    i) 元素: 
主要元素你似乎都有在把關, 所以嫌疑比較大的是微量元素;
                 珊瑚已經好一陣子沒有成長, 但卻不斷地補充微量元素, 超過標準的可能性不算小!
                 要確認的話就是送一次 ICP!
                 要是超標很多, 那就放心的大比例換水吧~  控制好溫度跟鹽度, 一次換80%以上都可以! 
        ps: 
前面有人提到, 沒在成長的缸, 鉀消耗不會太多的!  
Salifert 測試劑放久了(即使沒過期), 也會有測到數據偏低的現象!
             所以也要留意是不是這裡也有出問題. (一樣可以透過 ICP 檢查)
                 
    ii) 汙染: 
NP被太多珊瑚人強調, 所以不少人都以為汙染看NP就好了, 其實 NP 只是一個指標,
                 重點不是NP測到的值, 而是如何形成目前的NP! 
                 另一個不容易被測到的汙染是有機汙染, 這通常要靠眼睛觀察缸內藻像跟生物狀態~
                 汙染太嚴重, 靠換水也是能緩和的!
                ps: 
累積已久的汙染, 有可能都被缸內的濾材吸附, 所以你靠換水更新, 這些濾材也都會回吐,
                      因此有可能無法立竿見影觀察到NP下降~ 但至少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不必要的濾材, 其實也可以趁著整理底缸的過程適時捨棄~
2.  KH 因為 KHA 異常而震盪, 代表你之前是使用 KHA 來添加 KH ?
      若是的話, 建議你把 監測 與 添加 分成兩部不同的機器來運作, 這樣可以有互相檢查的保險措施!       
      只要一台有問題, 你就會發現 KH 數值跑離常態, 這可以讓你即時能去檢查看哪裡出了問題!
      ps: 
這不是KHA 不好, 只要是機器就有機會出問題, 而 KH 又是珊瑚缸很重要的元素之一,
           所以多買層保險, 可以大幅降低翻船的風險!
3. 改善水流是重中之重!
     這也要列為重點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