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測試後,元素添加疑問~

BB確定是含Boron,但應該還有別的添加物
搭配Spur2使用要減半用量也能證明裡面應該有些know how. (我猜也是用過量的某些元素或是物質)

附上之前收集的資訊
PH84_250907193930_b0505.jpg
有資料的來源嗎?我目前找到所有提及這東西裡頭有硼的資料全都是來自臺灣商家自己的說明以及少量玩家間的討論(還有一篇國外業者Joyreef的介紹也有提到,但同樣沒有reference)。
官方的話在我印象中從來沒有在任何地方提及這罐的成分,我也還沒看過有人針對BB成分去做任何形式的實驗或測試,所以目前我是傾向認為這又是和CV被叫成珊瑚維他命一樣純粹是誤解產品名。

感謝提供用法
但我應該會用FM或是AF 調好的單元素

有風險嗎?如果照FM icp建議的添加
以你想補的這幾項來說風險上我覺得還好,只是他們的建議只是讓你把濃度在短時間內拉上來用的,若是消耗量比較高的東西之後沒有持續補的話下次高概率一樣會測不到,所以可能還是得調整日常補充量。

若要用市售添加劑調整日常補充量我應該會直接用產品的建議添加量(如果有的話)或是把目標維持的濃度拆成二到四周左右加完的量來作為日常補充的起點(等同先預設二到四周會吃光),之後再看情況調整。
若是後者的話比如你想維持鋅在2ppb,那拆成四週加完2ppb就是每天補0.07ppb左右,還覺得不夠就再上調。

這個有哪裡可以送測?
下次也是可以試試
如果有地方可以送的話
ICP-MS的話ATI和FM目前都有新出Kit,但我不曉得臺灣這邊好不好買。
 
有資料的來源嗎?我目前找到所有提及這東西裡頭有硼的資料全都是來自臺灣商家自己的說明以及少量玩家間的討論(還有一篇國外業者Joyreef的介紹也有提到,但同樣沒有reference)。
官方的話在我印象中從來沒有在任何地方提及這罐的成分,我也還沒看過有人針對BB成分去做任何形式的實驗或測試,所以目前我是傾向認為這又是和CV被叫成珊瑚維他命一樣純粹是誤解產品名。
來源是8.4其他魚友的整理
不過我傾向相信,因為這次icp測試B, K都偏高
也是這次才有滴定KZ BB跟定期補KZ KB.
所以這兩罐可以拉 B跟K應該是真的

至於還有什麼就不知道了

蠻厲害的是對顯色那麼有感的藥水其實不多
BB對紅色珊瑚顯色很有感
有些橘的都快變紅的…好像也是個煩惱?

看完icp結果我有把滴定量從4ml 變成 3ml/day.
以你想補的這幾項來說風險上我覺得還好,只是他們的建議只是讓你把濃度在短時間內拉上來用的,若是消耗量比較高的東西之後沒有持續補的話下次高概率一樣會測不到,所以可能還是得調整日常補充量。
我是想先一次性拉上來 看下次測不測得到
這些應該不太會是消耗太高的東西吧?

日常補充有點害怕過高
風險上還好具體是超量多好幾倍可能也不傷珊瑚是嗎?
若要用市售添加劑調整日常補充量我應該會直接用產品的建議添加量(如果有的話)或是把目標維持的濃度拆成二到四周左右加完的量來作為日常補充的起點(等同先預設二到四周會吃光),之後再看情況調整。
單項的不會有建議添加量
都是自己決定的。根據缸子缺什麼補什麼。
如果有其實也蠻可怕的。每個缸子缺的可能不同
畢竟用的微量滴定也不一定一樣。

所以我才來問😂
若是後者的話比如你想維持鋅在2ppb,那拆成四週加完2ppb就是每天補0.07ppb左右,還覺得不夠就再上調。
有每日上限這種東西嗎?
比如每天不超過0.1ppb之類的硬上限
ICP-MS的話ATI和FM目前都有新出Kit,但我不曉得臺灣這邊好不好買。
行,下次可以考慮
 
來源是8.4其他魚友的整理
不過我傾向相信,因為這次icp測試B, K都偏高
也是這次才有滴定KZ BB跟定期補KZ KB.
所以這兩罐可以拉 B跟K應該是真的

至於還有什麼就不知道了

蠻厲害的是對顯色那麼有感的藥水其實不多
BB對紅色珊瑚顯色很有感
有些橘的都快變紅的…好像也是個煩惱?
之後有空我再來買一罐測試看看裡頭到底有啥好了。
你缸內目前硼測出來濃度是多少?

我是想先一次性拉上來 看下次測不測得到
這些應該不太會是消耗太高的東西吧?

日常補充有點害怕過高
風險上還好具體是超量多好幾倍可能也不傷珊瑚是嗎?
你想加的那幾個過渡金屬系列的東西其實多半都可以耗很快,甚至你拉到目標濃度後可能幾天內就又吃完了。
另外它們已知能造成海洋無脊椎動物毒性的濃度幾乎都要到蠻高的,所以只要有固定檢測且知道自己加了多少我是不會太擔心。

至於Se的話我是比較少看到過高的經驗或資料,所以也不敢保證會有什麼影響。
此外這東西在海水中有很多種存在形式,且常規海洋濃度其實是遠低於多數ICP-OES的LOD的,所以真的要加我會更保守一點。

有每日上限這種東西嗎?
比如每天不超過0.1ppb之類的硬上限
這和巨量元素的狀況一樣不會有絕對的答案,但把目標濃度分個兩三天加我認為是挺安全的。
 
之後有空我再來買一罐測試看看裡頭到底有啥好了。
你缸內目前硼測出來濃度是多少?
PH84_250908020208_30a75.jpg


算是都在預料之中吧
K的話我開缸一年多後就長期讓他維持在450
這次算有略偏高,該去買新的Salifert了

B的話 之前都在5以下,如下圖
PH84_250908020457_4db05.png

這次開始用BB之後 目前是6.多了
你想加的那幾個過渡金屬系列的東西其實多半都可以耗很快,甚至你拉到目標濃度後可能幾天內就又吃完了。
另外它們已知能造成海洋無脊椎動物毒性的濃度幾乎都要到蠻高的,所以只要有固定檢測且知道自己加了多少我是不會太擔心。

至於Se的話我是比較少看到過高的經驗或資料,所以也不敢保證會有什麼影響。
此外這東西在海水中有很多種存在形式,且常規海洋濃度其實是遠低於多數ICP-OES的LOD的,所以真的要加我會更保守一點。
瞭解了~
稍微有點感覺了~
應該先照著我本來計畫
看來可行
FM給出的guide看起來算保守
這和巨量元素的狀況一樣不會有絕對的答案,但把目標濃度分個兩三天加我認為是挺安全的。
巨量不是有嗎….😂
或許大家不太一樣但大概都同一個level
我自己是抓
Kh 一天不超過1dkh
Ca 一天不超過50ppm
Mg 一天不超過100ppm
K 一天不超過20 ppm

我看大家都差不多這麼說
特別是kh 好像普遍都說一天不超過1



但看來微量相對安全呢~
擔心跟spur2一樣
洗一個全變白骨就搞笑了
 
最後編輯:
加微量比不加微量的風險高非常多, 所以基本上除非是很有把握的狀態,
我是不會輕易地加微量!

我曾經經歷過骨都有快速成長, 但總覺得顏色不佳, 於是念頭動到微量上,
就加著加著, 骨況急轉直下!

甚麼時候才是我會添加微量的時機?

1. 主要元素已經長期穩定的控制
=> 我覺得你的鉀實在太高了, 不得不讓人懷疑一些不好的狀況會不會與這因素有關!

2. 主要元素穩定大量消耗 (又不常換水)
ex: 每天吃掉 2dKH 以上

3. ICP 不只一次測到缺乏

4. 補充的產品, 廠商有明確標明內容物含量及濃度
=> 不能掌控使用量, 還不如不用 (像是只跟你說每天加多少的, 那就是沒甚麼參考價值的用量建議)
 
PH84_250908020208_30a75.jpg


算是都在預料之中吧
K的話我開缸一年多後就長期讓他維持在450
這次算有略偏高,該去買新的Salifert了

B的話 之前都在5以下,如下圖
PH84_250908020457_4db05.png

這次開始用BB之後 目前是6.多了

瞭解了~
稍微有點感覺了~
應該先照著我本來計畫
看來可行
FM給出的guide看起來算保守

巨量不是有嗎….😂
或許大家不太一樣但大概都同一個level
我自己是抓
Kh 一天不超過1dkh
Ca 一天不超過50ppm
Mg 一天不超過100ppm
K 一天不超過20 ppm

我看大家都差不多這麼說
特別是kh 好像普遍都說一天不超過1



但看來微量相對安全呢~
擔心跟spur2一樣
洗一個全變白骨就搞笑了
拍謝我稍微更正一下前面講的部分。
之前大腦有點打結一直忘掉你有要補鈷,不過這個元素是我會比較注意的,因為是有研究發現在低濃度下就足以對珊瑚產生影響了。

我這邊整理一些先前找到的資料給你參考一下,順便避免我又當機漏掉什麼。

1. Co
Responses of Two Scleractinian Corals to Cobalt Pollution and Ocean Acidification
這篇研究有發現在0.2ppb的濃度下就已經可以使Acropora muricata以及Stylophora pistillata的生長速率降低約28%了。此外澳洲政府根據過往文獻進行統計分析後的建議海洋安全濃度也是低於1ppb,所以若要添加我會建議小心一點。

2. Zn
The effect of selected trace metals on the fertilization success of several scleractinian coral species
鋅的話上面這篇比較了不同濃度對幾種珊瑚的受精成功率的影響(雖然多數玩家應該不太在乎這點),結果發現鐵牛大概在10ppb時受精率會下降30%,而另外兩種龜殼腦系列的東西則要到近500ppb才有影響(有一種是完全沒差)。
Effects of zinc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and colouration of the scleractinian coral Stylophora pistillata
這篇也是針對薑,結果並沒有發現10ppb以下濃度對健康的任何影響,而100ppb則有顯著的毒性。

3. V
釩的話我沒找到任何針對珊瑚的研究。澳洲政府的建議海洋安全濃度為100ppb,而另一篇研究則統計了過往其他物種的文獻後估算了HC5(會影響到5%研究物種的濃度)大約為1.13ppb(信賴區間為0.05ppb~21.19ppb)。
另外我也看過一些玩家缸內有頗高的濃度但沒有任何負面狀況(釩有時候會來自陶瓷材質的東西),例如以下兩個例子: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high-vanadium.903826/
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what-vanadium-level-is-toxic.440047/
 
最後編輯:
2. Zn
The effect of selected trace metals on the fertilization success of several scleractinian coral species
鋅的話上面這篇比較了不同濃度對幾種珊瑚的受精成功率的影響(雖然多數玩家應該不太在乎這點),結果發現鐵牛大概在10ppb時受精率會下降30%,而另外兩種龜殼腦系列的東西則要到近500ppb才有影響(有一種是完全沒差)。
Effects of zinc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and colouration of the scleractinian coral Stylophora pistillata
這篇也是針對薑,結果並沒有發現10ppb以下濃度對健康的任何影響,而100ppb則有顯著的毒性。

第二篇有講到colouration比較感興趣。
結果似乎沒啥結果哈哈哈
(沒看錯的話,只說了光譜都一樣,高濃度下Zn下會掉色;實驗時長:2 weeks….感覺都做太短了)


感覺研究珊瑚的人還是太少了,實驗又太短。
然後實驗室感覺也不太可能做太長的實驗,應該珊瑚都養不好也沒辦法顧個半年一年,期間可能其他變因又太大。
對於顏色這方面的研究要再進一步感覺蠻難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那市售的增進顏色的產品某方面來說蠻厲害的。
 
加微量比不加微量的風險高非常多, 所以基本上除非是很有把握的狀態,
我是不會輕易地加微量!
確實得好好思考
我曾經經歷過骨都有快速成長, 但總覺得顏色不佳, 於是念頭動到微量上,
就加著加著, 骨況急轉直下!
所以才需要來找找有沒有大神的建議🤣
甚麼時候才是我會添加微量的時機?

1. 主要元素已經長期穩定的控制
=> 我覺得你的鉀實在太高了, 不得不讓人懷疑一些不好的狀況會不會與這因素有關!
這有點是我刻意為之,但可以試試看拉下來?
(畢竟我其實只想維持在450)
但其實我覺得現在狀況蠻好的,還是該再找大哥來現場指導一下了?

有一說拉高可以逼色。

話說,你說的不好的狀況是指黑毛藻羽毛藻之類的嗎?
2. 主要元素穩定大量消耗 (又不常換水)
ex: 每天吃掉 2dKH 以上

3. ICP 不只一次測到缺乏

4. 補充的產品, 廠商有明確標明內容物含量及濃度
=> 不能掌控使用量, 還不如不用 (像是只跟你說每天加多少的, 那就是沒甚麼參考價值的用量建議)
目前是已經購入FM 單元素(這應該都有寫可以提升多少)
缺什麼補什麼

也不會當滴定每天補(避免前面說的越補越糟的狀況)可能就一次性分幾天補完 就再送icp 了。

是時候該找大哥來現場指導了~
 
確實得好好思考

所以才需要來找找有沒有大神的建議🤣

這有點是我刻意為之,但可以試試看拉下來?
(畢竟我其實只想維持在450)
但其實我覺得現在狀況蠻好的,還是該再找大哥來現場指導一下了?

有一說拉高可以逼色。

話說,你說的不好的狀況是指黑毛藻羽毛藻之類的嗎?

目前是已經購入FM 單元素(這應該都有寫可以提升多少)
缺什麼補什麼

也不會當滴定每天補(避免前面說的越補越糟的狀況)可能就一次性分幾天補完 就再送icp 了。

是時候該找大哥來現場指導了~
你從哪裡找到K要到 450ppm 的資料呀?
一般比較多見到的建議值在 390~420ppm 之間~

我比較早期用紅海增色鹽, 鉀若是不補會掉到360~370ppm, 所以我都有補,
補到400出頭, 感覺紅色就有比較出色~
目前使用的鹽, 天生就有430~440ppm 左右, K常常會 over, 所以現在暫時沒有補K了~

另外有個奇怪的現象, 目前藻桶內的綠葡萄球藻都長不好, 很難收成... (還找不出與甚麼因素有關...)

我說的有狀況是指你現在覺得你珊瑚的顏色不好, 有沒有可能是K太高造成的?
 
你從哪裡找到K要到 450ppm 的資料呀?
也是跟別的魚友討論的
一般比較多見到的建議值在 390~420ppm 之間~

我比較早期用紅海增色鹽, 鉀若是不補會掉到360~370ppm, 所以我都有補,
補到400出頭, 感覺紅色就有比較出色~
目前使用的鹽, 天生就有430~440ppm 左右, K常常會 over, 所以現在暫時沒有補K了~
所以紅色可能也跟我有補KB有關?
我目前開始用KZ KB跟BB後,紅色真的特別明顯的提升。
我期望能讓裂片反紅~
可以的話就發財了?
另外有個奇怪的現象, 目前藻桶內的綠葡萄球藻都長不好, 很難收成... (還找不出與甚麼因素有關...)

我說的有狀況是指你現在覺得你珊瑚的顏色不好, 有沒有可能是K太高造成的?
我其實現在珊瑚自從今年一系列處置之後,目前顏色其實我覺得都蠻好…出毛也是變好….
(目前應該算養到現在狀態最好的時期)

除了有些橘毛牛
感覺被KB影響要變紅毛了🤣

那你問為什麼還要調整的話…
可能單純就只是看到icp 結果想試試🤣

我再跟你約看你有沒有空來聊個天順便讓我能跟你諮詢一下
 
最後編輯: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