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做了兩次 ICP...

一樣的老現象:
1. 微量元素仍控不好
=> 這只能繼續抓手感 (不用紅海海鹽搭配紅海的微量元素, 感覺真的比較難穩定)

2. Salifert 開封時間久了, 測到的數據都會偏低
=> 平時都會維持比心目中的數據低一些, 尤其是 Mg (至少都要抓個 30~40ppm)

ps: 我突然想到, 有沒有可能是藥劑針管每次用完沒清洗, 殘留藥劑乾在裡面,
時間久了, 每次殘留累積, 藥劑的濃度就越來越高?
之前J大有懷疑藥水瓶內的藥水蒸發, 不知道有沒有人換密封瓶後有改善?


3. PO4 仍是差距很大~
=> 蛋機測到的數據應該不用懷疑, 不過送測水在旅行的過程中, 數值就會降低~

PH84_250813191636_ce6b3.jpg


PH84_250813191636_fa575.jpg
 
微量元素的數據我是覺得除了嚴重過高外基本上不用太在意,因為很多元素在海水中的常規天然濃度也都低於ICP-OES的偵測下限。

對生物有已知用途且濃度比較容易落在穩定可測得範圍(至少1ppb up)的微量元素(<1ppm的東西)基本上也就碘、鉬、鎳、矽這幾個,其他正常狀況幾乎都是在0附近抖動,所以對我來說只要知道有在加然後沒過量就好了。

Salifert測試劑的蒸發這題目倒是被我擱置一陣子了,因為現在我也很少在測鈣,鎂則是直接用RMM的比例補完全沒在測,目前半年多來ICP結果上倒也都挺正常的。
針筒上的殘留在我的情況下可能性應該很低,因為我每次測試完一定會用純水潤洗針筒和粉紅針頭四五次才會拿去晾乾。
目前把鈣的測試液裝在有氣密的離心管中兩三個月來似乎是還沒有和ICP結果有明顯偏差,之後我再來試試把同一罐分裝在不同容器內看隨著時間會不會開始出現差異。
 
不知不覺又做了兩次 ICP...

一樣的老現象:
1. 微量元素仍控不好
=> 這只能繼續抓手感 (不用紅海海鹽搭配紅海的微量元素, 感覺真的比較難穩定)

2. Salifert 開封時間久了, 測到的數據都會偏低
=> 平時都會維持比心目中的數據低一些, 尤其是 Mg (至少都要抓個 30~40ppm)

ps: 我突然想到, 有沒有可能是藥劑針管每次用完沒清洗, 殘留藥劑乾在裡面,
時間久了, 每次殘留累積, 藥劑的濃度就越來越高?
之前J大有懷疑藥水瓶內的藥水蒸發, 不知道有沒有人換密封瓶後有改善?


3. PO4 仍是差距很大~
=> 蛋機測到的數據應該不用懷疑, 不過送測水在旅行的過程中, 數值就會降低~

PH84_250813191636_ce6b3.jpg


PH84_250813191636_fa575.jpg
最近也會再送一次
順便看看我的PO4是不是也會跟你一樣
(但之前我的倒是都蠻吻合家中測試的⋯)
好擔心我會不會是量的不正確啊
微量元素的數據我是覺得除了嚴重過高外基本上不用太在意,因為很多元素在海水中的常規天然濃度也都低於ICP-OES的偵測下限。

對生物有已知用途且濃度比較容易落在穩定可測得範圍(至少1ppb up)的微量元素(<1ppm的東西)基本上也就碘、鉬、鎳、矽這幾個,其他正常狀況幾乎都是在0附近抖動,所以對我來說只要知道有在加然後沒過量就好了。

Salifert測試劑的蒸發這題目倒是被我擱置一陣子了,因為現在我也很少在測鈣,鎂則是直接用RMM的比例補完全沒在測,目前半年多來ICP結果上倒也都挺正常的。
針筒上的殘留在我的情況下可能性應該很低,因為我每次測試完一定會用純水潤洗針筒和粉紅針頭四五次才會拿去晾乾。
目前把鈣的測試液裝在有氣密的離心管中兩三個月來似乎是還沒有和ICP結果有明顯偏差,之後我再來試試把同一罐分裝在不同容器內看隨著時間會不會開始出現差異。
很少測鈣是有什麼手法嗎?
我每日消耗的鈣也不算少耶⋯
有什麼手法能確保正常的啊?
 
很少測鈣是有什麼手法嗎?
我每日消耗的鈣也不算少耶⋯
有什麼手法能確保正常的啊?
就直接用2.8dKH : 20ppm來補,因為絕大多數的缸也不會偏離這個比例太多(就等同於直接當鈣反來用)。

雖然長期下來的確可能會有一些偏差,不過基本上也都要累積到幾周甚至幾個月才比較看得出來,所以一個月測一兩次做一點小調整也已經很夠了。
 
微量元素的數據我是覺得除了嚴重過高外基本上不用太在意,因為很多元素在海水中的常規天然濃度也都低於ICP-OES的偵測下限。

對生物有已知用途且濃度比較容易落在穩定可測得範圍(至少1ppb up)的微量元素(<1ppm的東西)基本上也就碘、鉬、鎳、矽這幾個,其他正常狀況幾乎都是在0附近抖動,所以對我來說只要知道有在加然後沒過量就好了。

Salifert測試劑的蒸發這題目倒是被我擱置一陣子了,因為現在我也很少在測鈣,鎂則是直接用RMM的比例補完全沒在測,目前半年多來ICP結果上倒也都挺正常的。
針筒上的殘留在我的情況下可能性應該很低,因為我每次測試完一定會用純水潤洗針筒和粉紅針頭四五次才會拿去晾乾。
目前把鈣的測試液裝在有氣密的離心管中兩三個月來似乎是還沒有和ICP結果有明顯偏差,之後我再來試試把同一罐分裝在不同容器內看隨著時間會不會開始出現差異。
看起來針筒殘留因素影響不大,那我就不用實驗這個的影響了~
 
您不能以此作為加藥的依據。使用此方法,您可以不時交叉檢查測試套件的讀數,以了解測試結果是否仍然準確,您的鎂數值預計不會有任何影響珊瑚健康,但確認它是好的,我建議您得到新的Mg測試套件組交叉檢查。

珊瑚現況,還請停止添加除鈣、鉀、鎂以及必要時添加的鉀離子以外的其他元素,不建議使用複合元素,讓您的珊瑚盡可能恢復到平衡,所有其它元素都會透過定期換水以平衡的方式「更新」。只需使用不含額外微量元素的“常規”元素即可。

鋅元素問題,看起來還不錯,因此您還在通過某人建議額外添加嗎?這不是必要的。

鐵元素,眾所皆知、您必須謹慎對待,對於目前珊瑚的情況,這不是目前必要的添加,只需要通過每週定期10%更換新水刷新/補充,還請密切關注不應該持續上升。

建議僅使用正統常規的產品,而不是使用一些來自於您個人的想法添加,這樣可以避免一些額外我們不知道的問題還能節省費用。
我有添加的東西都寫在 Note 欄位 (應該不算是非正統常規產品...)

另外要是我的巨量元素不補充, 可能一個禮拜就倒缸了吧...
微量元素需要額外補充也是在開始測 ICP 之後才發現幾乎全部都缺,
而那時候我每個禮拜至少換20%以上的水(一次), 這還不包含蛋白機打出來又自動補進去的海水.
所以靠換水補充元素, 只適合非高密度飼養的珊瑚缸.
死守廠商給的常規(像是每個禮拜只換10%的水), 只會限制自己珊瑚的發展!

下圖是我的珊瑚缸每天要補充的元素量:
PH84_250814093645_50d91.jpg


這是我的珊瑚缸目前的狀況, 不算巔峰, 但也不算有遇到極大的問題~



感覺你養珊瑚也很有經驗, 是否可以分享一下你目前珊瑚缸的狀況,
平時如何維護的?
是否有遇到甚麼特別的案例能跟大家分享?
 
最後編輯:
不知不覺又做了兩次 ICP...

一樣的老現象:
1. 微量元素仍控不好
=> 這只能繼續抓手感 (不用紅海海鹽搭配紅海的微量元素, 感覺真的比較難穩定)

2. Salifert 開封時間久了, 測到的數據都會偏低
=> 平時都會維持比心目中的數據低一些, 尤其是 Mg (至少都要抓個 30~40ppm)

ps: 我突然想到, 有沒有可能是藥劑針管每次用完沒清洗, 殘留藥劑乾在裡面,
時間久了, 每次殘留累積, 藥劑的濃度就越來越高?
之前J大有懷疑藥水瓶內的藥水蒸發, 不知道有沒有人換密封瓶後有改善?


3. PO4 仍是差距很大~
=> 蛋機測到的數據應該不用懷疑, 不過送測水在旅行的過程中, 數值就會降低~

PH84_250813191636_ce6b3.jpg


PH84_250813191636_fa575.jpg
我是懷疑過S試劑附的塑膠瓶 洗幾次就有刮痕
然後乾了以後看的到白白的 不太確定那是什麼,也洗不太掉,大概幾個月前我就把S試劑用的到的容器(包括裝藥劑的)全部換成同容量的密封玻璃瓶,就沒在發生這問題,後來測試值是都有一致,但因為試劑還算新 接下來再觀察久一點 用送ICP前再確認一次。
 
不知不覺又做了兩次 ICP...

一樣的老現象:
1. 微量元素仍控不好
=> 這只能繼續抓手感 (不用紅海海鹽搭配紅海的微量元素, 感覺真的比較難穩定)

2. Salifert 開封時間久了, 測到的數據都會偏低
=> 平時都會維持比心目中的數據低一些, 尤其是 Mg (至少都要抓個 30~40ppm)

ps: 我突然想到, 有沒有可能是藥劑針管每次用完沒清洗, 殘留藥劑乾在裡面,
時間久了, 每次殘留累積, 藥劑的濃度就越來越高?
之前J大有懷疑藥水瓶內的藥水蒸發, 不知道有沒有人換密封瓶後有改善?


3. PO4 仍是差距很大~
=> 蛋機測到的數據應該不用懷疑, 不過送測水在旅行的過程中, 數值就會降低~

PH84_250813191636_ce6b3.jpg


PH84_250813191636_fa575.jpg
看legend大分享這麼多,我忍不住也想分享我做的一件無聊事......XD
以下是今年夏天我從北部我覺得珊瑚成長及分布還不錯的沿岸取的海水送的 ICP結果
有興趣的可以仔細看看跟你想像中的有沒有差異~
PH84_250814114731_4c9a9.jpg


PH84_250814114731_3594d.jpg


PH84_250814114731_c5f5f.jpg


我比較吃驚的是,錳跟銅比想像中的高呢~
 
最後編輯: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