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上我倒是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操作,平時也不會刻意去清理底材,只有偶爾移動珊瑚時可能會順便喇一喇。
有趣的是對於很多生物而言珊瑚骨似乎同樣也是更類似於石頭。比如倒吊或螺等食藻生物就會直接把珊瑚骨當石頭來啃;而在沙粒間隙中除了各種沙中常見的節肢或環節動物外,還能找到海綿、管蟲、水螅、甚至珊瑚(有時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哪來的)附著在上頭。

不過前期光禿禿的碳酸鈣表面的確很容易引各種雜藻上去,而粗粒徑的珊瑚骨也確實沒那麼容易滾動翻攪。
實際養起來會比較類似咕咾石之類的死石基材,因此一開始可能也會需要靠減弱光照或食藻生物等方法來爭取一點時間讓鈣藻等其他東西先穩住陣腳來與雜藻競爭。

但這缸之後如果繼續讓地上的珊瑚生長的話應該也會越來越難注意到底材,最後視覺效果可能也是會變得和長滿珊瑚的裸缸差不多就是了。


另一缸軟珊瑚缸就真的是典型的珊瑚太多蓋住底層的狀態。
這缸的珊瑚覆蓋率應該已經有95%以上了,若是在珊瑚全開狀態根本看不太到底下有沒有舖東西,被蓋住的底層也已經幾乎自成一個生態系了……

看到花環,讓小弟想到前陣子才送出去給朋友,主要是長太大了(當初進缸時不到掌心大小,養了近兩年,全開時比我的臉還大),容易擠壓或遮光其它珊瑚了

題外話,前輩也是水產實驗室的,不知能否請教您海神仙有養久的技巧嗎?(小弟很喜歡這款魚),其實小弟很少把魚養死,但唯獨海神仙我一直養不久,以前缸內海綿長一堆時,海神仙吃得白白胖胖,但吃完後,最後雖開口吃飼料但還是突然變黑葛屁了(為期只一個多月),我有個學弟也是水產實驗室出來的,也曾因為官派而認識全模里西斯最大的海水觀賞魚養殖業者,但我得到的答案是,有些魚只適合大海,不適合一般家庭魚缸這樣的答案,所以不曉得您有無撇步,可以把這款魚養久可以分享🙏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