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見
如果各條件都相同之下
那還要比什麼呢?
系統
有差別的地方應該是
濾材的擺放
水流是否能平均流過濾材
哪一種方法較沒有死角的問題
死角跟效果有什麼關聯
個人投上部過濾一票
你喜歡就好
底部過濾個人認為最大的優點在於
增加水容量
魚缸出問題的時候可以拉長緩衝的時間
增加黃金救援時間
容錯率比較高
而上部過濾在出錯時
更高的機率導致硝化系統崩盤
進而可以名正言順的再度進魚
?????????
..................................淺見
如果各條件都相同之下
那還要比什麼呢?
系統
有差別的地方應該是
濾材的擺放
水流是否能平均流過濾材
哪一種方法較沒有死角的問題
死角跟效果有什麼關聯
個人投上部過濾一票
你喜歡就好
底部過濾個人認為最大的優點在於
增加水容量
魚缸出問題的時候可以拉長緩衝的時間
增加黃金救援時間
容錯率比較高
而上部過濾在出錯時
更高的機率導致硝化系統崩盤
進而可以名正言順的再度進魚
?????????
這點我不太懂....
就單純的硝化作用而言
上部比底濾好的原因是什麼呢?
回貓大
硝化作用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
以上部過濾的設置方式
理想狀況下
水流會均勻的通過每顆濾材,濾材也能暴露在空氣中,在此狀況下硝化作用效率最高
底濾
雖然同體積下濾材量大於上部過濾,不過由於全都浸泡於水中,中後段水中溶氧大幅下降,影響硝化作用
以上是單純探討硝化作用的理論
實際上濾材設置方式和濾材種類都會有影響,更別提脫氮、有機物累積、濾材生物膜老化的影響
要是我養在家裡要我選擇我會選擇把上部系統(滴流)設置在底缸,兼具兩者優點
系統各自有巧妙,沒有好或是壞,養的好就是好系統
下次大家如果有參觀過海生館大型維生系統
仔細看
水體循環方式是
主缸-->砂濾-->底缸-->蛋白-->滴流系統或是流砂床-->主缸
回貓大
硝化作用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
以上部過濾的設置方式
理想狀況下
水流會均勻的通過每顆濾材,濾材也能暴露在空氣中,在此狀況下硝化作用效率最高
底濾
雖然同體積下濾材量大於上部過濾,不過由於全都浸泡於水中,中後段水中溶氧大幅下降,影響硝化作用
以上是單純探討硝化作用的理論
實際上濾材設置方式和濾材種類都會有影響,更別提脫氮、有機物累積、濾材生物膜老化的影響
要是我養在家裡要我選擇我會選擇把上部系統(滴流)設置在底缸,兼具兩者優點
系統各自有巧妙,沒有好或是壞,養的好就是好系統
下次大家如果有參觀過海生館大型維生系統
仔細看
水體循環方式是
主缸-->砂濾-->底缸-->蛋白-->滴流系統或是流砂床-->主缸
我想後來也想到這樣的 不過不知有沒有 底缸 滴流+底缸過濾的?
海生館大型維生系統
主缸-->砂濾-->底缸-->蛋白-->滴流系統或是流砂床-->主缸
這樣? 的設計 底缸空間不知道夠不夠 小弟想再六七月擴到4.2尺缸!
可以自己設計
上google搜尋關鍵字 wet/dry filters應該就有很多範例可以參考
其實目前有許多底缸的做法也很類似
砂濾:目的就是過濾水中非溶解態雜質,這功用其實跟白棉或濾袋一樣,不同的是砂濾只要靠自動反洗雜質就會隨著污水排出,白棉濾袋要靠人工洗或是更換
蛋白:把溶解在水中的有機物打出,並且提升水中溶氧量
滴流系統或流砂床:培養硝化菌進行硝化作用,蛋白處理過高溶氧的水剛好提供硝化菌所需的氧氣,在這一階段處理NH3 NO2
其實我對生物輪這東西比較感興趣,不知站上是否有大大使用過?可以分享經驗嗎?
我的底缸有這些設計.你可以參考看看...我想後來也想到這樣的 不過不知有沒有 底缸 滴流+底缸過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