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尺圓夢吧檯缸 建造紀實 (2011.12.25 軟體缸第三回靜缸)

現況 2011.09.12

%E9%9D%9C%E7%BC%B8%E5%85%A8%E6%99%AF-20110703.jpg


%E7%B4%85%E5%B0%8F%E4%B8%91%E7%94%A2%E5%8D%B5-1.jpg


LUKA%E6%AC%A3%E8%B3%9E%E9%AD%9A.jpg


%E9%A4%8A%E6%B0%B4-%E4%B8%BB%E5%9C%96.jpg


%E9%A4%8A%E6%B0%B4-%E6%B5%B7%E6%B4%8B%E7%95%AB%E9%9D%A2.JPG


%E7%89%B9%E5%AF%AB.jpg


%E5%BA%95%E7%BC%B8%E9%96%8B%E8%93%8B.jpg



緣起
2009年拿了消費券"冒然"的跳海「1.5尺消費券缸」誕生了...
2010年為了分享海洋世界的艷麗,帶老爸老媽蓋了一個「3尺退休學習缸」...
2011年希望讓以父之名的海洋事業能夠落實,並結合熟悉的咖啡世界「5尺圓夢吧檯缸」正式啟航!


以下為個人學習記錄及圖文分享連結,請多多指教!
2011.09.12 [分享] 黃刺海參
2011.09.05 [記錄] 兩個月靜缸期滿
2011.06.06 [記錄] 雙帶丑 公子丑 混種黑公子 新同學入缸
2011.06.05 [記錄] 紅小丑產下端午節寶寶
2011.05.31 [求助] 奶嘴封住五爪貝的口
2011.03.29 [記錄] 5尺圓夢吧檯缸 建構記錄 (第四階段 進入養水期)
2011.03.28 [記錄] 5尺圓夢吧檯缸 建構記錄 (第三階段 系統測試)
2011.03.23 [記錄] 5尺圓夢吧檯缸 建構記錄 (第二階段 管線配置完成)
2011.03.08 [記錄] 5尺圓夢吧檯缸 建構記錄 (第一階段 缸體建構完成)


主缸:[5尺主缸 長155 寬30 高35cm] [3尺軟體缸 長89 寬30 高32cm] [2尺FO缸 長66 寬30 高32cm]
水質:[NO2 <0.03mg/l] [NO3 <50mg/l] [KH 9] [比重 1.022~1.023] [PH 8.6]
環境:[主缸 海水120L 0號沙19kg 岩石10kg] [軟體缸 50L 0號沙10kg] [FO缸 海水40L 岩石1kg]
環境[主缸 換水 12公升/週] [軟體缸 換水 4公升/週] [FO缸 換水 4公升/週]
溫控:[日升冷卻機 Mini 200] [晶片冷水機x2] [EDEN 加熱器 100Wx2 200Wx1] [ISTA 電子溫度計x3]
過濾:[底部過濾缸x3] [ISTA HL-2500 / Rio 800 / Hydor PICO 1200 沉馬] [白棉] [生化棉]
過濾[Power Material 多孔隙精密陶瓷環] [Hydor 旋轉揚浪頭x3] [MACRO 蛋白除沫器x2]
光照:[主缸 TiaoJiou TX-1 LEDx2] [軟體缸 TiaoJiou PPX-90 LED] [FO缸 TiaoJiou RPX-60 LED]
軟體:甜甜圈x1 紅毛菇x1 綠趴菇x3 紅虎耳x1 橘虎耳x1 星光虎耳x1 螢光拉線虎耳x1 藍海樹x1
軟體紅鈕扣 x6 綠鈕扣x4 三色鈕扣x1 大鈕扣x1 萬花筒白單胞x1 螢光綠單胞x1 紅單胞x1 粉紅單胞x1
軟體脈狀榔頭x1 玫瑰榔頭x1 金頭米粉x1 炮仗花x2 石頭花x1 草皮x1
軟體
短鬚橘飛盤x1 支狀花瓶x2 黃管蟲x2 白管蟲x1
魚隻:東非藍帶小丑x6 印度+蘭嶼紅小丑x2 公子小丑x3 混種黑公子x2 藍倒吊x1
海葵:印尼粉紅奶嘴x1 橘點綠奶嘴x1 花海葵x1 紫點海葵x1 地毯菇x3
清潔:清潔蝦x3 假綿羊蝦x1 機械蝦x4 食藻螺x12 五爪貝x1 蝴蝶貝x1 翻沙海星x11 紅海星x3
清潔黃刺海參x9 海蛞蝓x1
 
最後編輯:
我也都有一直關心著老施所分享的美缸呢~ 能讓您留意到,真的很榮幸,還有好多要跟大家學習的!! :em15:

說到之前贊助商的身分,還不都是為了我那退休的老爸,
但老人家要讓他們熱衷原本不熟悉的領域,還真是困難,我有點太天真了...
不過,設這缸,也是有期待的,希望很快又可以再回到贊助商的身分,分享好的東西給魚友們~ :em02:
啊~您別這樣說
小弟覺得大家能分享到您的細膩心思才是福氣呢!!...
期待您重返贊助商喔...
 
啊~您別這樣說
小弟覺得大家能分享到您的細膩心思才是福氣呢!!...
期待您重返贊助商喔...

好,我會繼續加油,希望這新的缸子可以讓我學到更多東西,
再請老施與魚友們繼續給我指教囉~ :em02:
 
--7.jpg


[記錄] 5尺圓夢吧檯缸 建構記錄 (第二階段 管線配置完成) 2011.03.23

缸體與吧檯櫃一如預想的設計圖完成後,接下來進入第二階段「配管」才算是進入硬體設備的重頭戲...
「底部過濾缸」容易清理,也能讓缸內景物不會被管線影響視覺的呈現,但水管、電路怎麼跑就是學問了!


--8.jpg


左上角那些雜七雜八、轉接來又轉接去的水管,除了是要讓底缸與主缸得以有完整的循環,
最主要還是為了讓「旋轉揚浪器」可以輔助出水,讓缸子內有更自然的波浪效果... :em02:

最上層的「主缸」,可以打開桌面來裝置水管,未來也容易佈置,但為了考量吧檯最適合的高度,
所以第二層準備擺放珊瑚、海葵、蝦蟹的「軟體缸」與海水魚的「檢疫缸」上方的高度比較有限,
但還是有足夠的管路施工空間,只是部分位置要捨棄常用的硬質水管,必須改採軟管配合...


--5.jpg


軟質水管的顏色有很多種,材質也不盡相同,透明的軟水管好看,但除了用久了會黃、會髒之外,
透明水管也會隨著時間慢慢變質、硬化,因此這個缸子選擇較柔軟的黃色水管,並透過黑色膠布修飾,
看不到的地方維持黃色水管原貌,裸露在外的部分則包覆黑膠布,看上頭這張照片,是不是很清爽啊?! :em04:


--2-1.jpg


底缸我分成兩區,左邊這一區是「檢疫缸」所對應的底缸,因為檢疫缸會下藥,幫助新進魚兒去除病原,
但這是珊瑚、海葵、蝦蟹所無法承受的,因此刻意將這個底缸放在這獨立的空間,以確保安全!
而最旁邊這個小空間則是放置空氣幫浦、變壓器等電源的位置,也是獨立的空間,將可避免漏電情況。
這個檢疫缸有兩尺寬,一開始擔心用來檢疫會不會過大? 如果需要下藥,劑量會不會反而要用得較多?

向前輩請益後才了解到,如果缸內的水容量小,硝化系統將無法應付魚兒所產生的氨處理量,
因此使用過小的魚缸來做檢疫,反而不如稍微大一點的空間...


--1-1.jpg


這就是「主缸」與「軟體缸」所對應的兩個底缸,實在礙於空間有限,所以底缸尺寸並不大,
但也按步就班做了三層的隔層,蛋白機、加溫棒都會放在底缸內。
雖然底缸正反兩面的門欄都可以打開,不過仍盡量讓電線與水管統一靠向同一側,
待試用一陣子都能正常運作,也會使用一些束帶等小工具,讓線路更整齊的固定在底櫃的頂部。
至於白棉、生化棉、陶瓷環等過濾器材配置,將會在下一個階段「養水」再與大家分享... :em03:

一般的水族館,生物進出的數量龐大、頻繁,即使是蝦蟹、珊瑚軟體,都會透過「水」來帶原,
但多數病原都需要魚兒當作宿主,若能先「靜缸」,不讓魚兒存在於其中,就能去除病原...
原本預定靜缸的時間是45天,但前輩建議如果許可,兩個月會更理想,這也是未來要遵守的原則,
新進的魚兒,就先放到檢疫缸,確認健康才能放到主缸裡...
新進的珊瑚軟體和蝦蟹,則是先到軟體缸靜缸兩個月,而這兩個月內絕不能再放入新的生物,
不然新的生物又帶來新的病原,那麼靜缸的時間又得重新計算囉! :em05:


--6.jpg


唯一不在吧檯櫃裡面的硬體設備,就是這台「冷水機」了,它將是缸內生物在夏天時的救星!
缸內的水循環會經過冷水機來達到降溫效果,主要是對應水容量最大的「主缸」之用...
容量更小的「軟體缸」與「檢疫缸」,在夏天來臨前則會另外追加小型外掛式的晶片型冷水機。
至此,第二個配管階段算是圓滿完成囉!! :em02:
 
最後編輯:
很特別的一缸!!
期待你的美缸喔!

大概晚上10點左右跟自己說「熬夜也要完成今天的配管分享」...
原本以為會被周公抓走,但還是完成了這個計畫!! :em02:
 
--7.jpg


[記錄] 5尺圓夢吧檯缸 建構記錄 (第二階段 管線配置完成) 2011.03.23

缸體與吧檯櫃一如預想的設計圖完成後,接下來進入第二階段「配管」才算是進入硬體設備的重頭戲...
「底部過濾缸」容易清理,也能讓缸內景物不會被管線影響視覺的呈現,但水管、電路怎麼跑就是學問了!


--1-1.jpg


左上角那些雜七雜八、轉接來又轉接去的水管,除了是要讓底缸與主缸得以有完整的循環,
最主要還是為了讓「旋轉揚浪器」可以輔助出水,讓缸子內有更自然的波浪效果... :em02:

最上層的「主缸」,可以打開桌面來裝置水管,未來也容易佈置,但為了考量吧檯最適合的高度,
所以第二層準備擺放珊瑚、海葵、蝦蟹的「軟體缸」與海水魚的「檢疫缸」上方的高度比較有限,
但還是有足夠的管路施工空間,只是部分位置要捨棄常用的硬質水管,必須改採軟管配合...


--5.jpg


軟質水管的顏色有很多種,材質也不盡相同,透明的軟水管好看,但除了用久了會黃、會髒之外,
透明水管也會隨著時間慢慢變質、硬化,因此這個缸子選擇較柔軟的黃色水管,並透過黑色膠布修飾,
看不到的地方維持黃色水管原貌,裸露在外的部分則包覆黑膠布,看上頭這張照片,是不是很清爽啊?! :em04:


--2-1.jpg


底缸我分成兩區,左邊這一區是「檢疫缸」所對應的底缸,因為檢疫缸會下藥,幫助新進魚兒去除病原,
但這是珊瑚、海葵、蝦蟹所無法承受的,因此刻意將這個底缸放在這獨立的空間,以確保安全!
而最旁邊這個小空間則是放置空氣幫浦、變壓器等電源的位置,也是獨立的空間,將可避免漏電情況。
這個檢疫缸有兩尺寬,一開始擔心用來檢疫會不會過大? 如果需要下藥,劑量會不會反而要用得較多?

向前輩請益後才了解到,如果缸內的水容量小,硝化系統將無法應付魚兒所產生的氨處理量,
因此使用過小的魚缸來做檢疫,反而不如稍微大一點的空間...


--1-1.jpg


這就是「主缸」與「軟體缸」所對應的兩個底缸,實在礙於空間有限,所以底缸尺寸並不大,
但也按步就班做了三層的隔層,蛋白機、加溫棒都會放在底缸內。
雖然底缸正反兩面的門欄都可以打開,不過仍盡量讓電線與水管統一靠向同一側,
待試用一陣子都能正常運作,也會使用一些束帶等小工具,讓線路更整齊的固定在底櫃的頂部。
至於白棉、生化棉、陶瓷環等過濾器材配置,將會在下一個階段「養水」再與大家分享... :em03:

一般的水族館,生物進出的數量龐大、頻繁,即使是蝦蟹、珊瑚軟體,都會透過「水」來帶原,
但多數病原都需要魚兒當作宿主,若能先「靜缸」,不讓魚兒存在於其中,就能去除病原...
原本預定靜缸的時間是45天,但前輩建議如果許可,兩個月會更理想,這也是未來要遵守的原則,
新進的魚兒,就先放到檢疫缸,確認健康才能放到主缸裡...
新進的珊瑚軟體和蝦蟹,則是先到軟體缸靜缸兩個月,而這兩個月內絕不能再放入新的生物,
不然新的生物又帶來新的病原,那麼靜缸的時間又得重新計算囉! :em05:


--6.jpg


唯一不在吧檯櫃裡面的硬體設備,就是這台「冷水機」了,它將是缸內生物在夏天時的救星!
缸內的水循環會經過冷水機來達到降溫效果,主要是對應水容量最大的「主缸」之用...
容量更小的「軟體缸」與「檢疫缸」,在夏天來臨前則會另外追加小型外掛式的晶片型冷水機。
至此,第二個配管階段算是圓滿完成囉!! :em02:
冷水機用mini-200夏天用這台對應你缸子的水量因該很吃力且會啟動頻繁那倒還好重點怕夏天溫度要降到26-27度因該有難度喔...建議換一台大的吧
 
冷水機用mini-200夏天用這台對應你缸子的水量因該很吃力且會啟動頻繁那倒還好重點怕夏天溫度要降到26-27度因該有難度喔...建議換一台大的吧

嗯~ 我也有考慮過,但都還沒開始運轉,所以還是想觀察看看。
萬一真的不成,就挪給軟體缸用,主缸就換一台大點的... :em03:
 
挖~這缸....威爆啦~
 
整體感覺...真不賴

但是活石可能不太好擺
 
挖~這缸....威爆啦~

威是還好,但就真的是爆了...
出水孔只考慮盡量在缸子的中間,卻沒留意到進水的問題,
位於水位底下,所以當馬達停掉,高於水位的水就會透過出水孔經過沉碼逆流回底缸...
準備加裝止逆閥來解決這個問題... :em06:


整體感覺...真不賴

但是活石可能不太好擺

哈~ 這確實是,因為細細長長,缸子卻不深,活石放多了,就少了放軟體的位置...
我挑了幾片扁扁的石頭,還有一些小小的石頭,互相疊起來,應該可以預留更多空間給軟體。
而且這次我想只用活沙來養水,只有FO缸會用1.5呎缸內的活石來養。
因為我實在不想再讓活石帶來一些意外的「驚喜」了... :em19:
先把管路搞定,再來傷腦筋造景的問題囉~
 
其實儘量不要用那種黃色軟管
如必要也要使用包紗管...
不然那種黃色軟管以後會黏黏的..也會變形
就有漏水的危機 @@
 
哇~發財了~ 嘿嘿~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