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缸的汙染累積速度不同, 這並無法用缸內水量獲得資訊,
缸內的水量只能幫助判斷一次換多少比例的水是屬於輕鬆等級 或 要花多少成本~
換多少才夠?
其實你自己是能得到這結果的!
在固定的操作及餵食週期下, 定期測試 NP, 這時測到的 NP 是 " 輸入-輸出的結果",
並不是只有換水的功效!
若是 NP 還持續上升, 那就代表換水量或換水頻率都要增加! (或是你想靠其他操作來降低也行)
在不同週期功倍數的時間下, 一樣的總換水量會得到下面的結果:
一次換水量比較多的操作能看到鋸齒狀曲線,, 而每日換水的曲線是貼著鋸齒線的峰值.
=> 長期來說, 一次大量換水還是能維持較多天比較低的濃度.
Note: 若是刻意在換水前夕才執行比較多的餵食, 那這兩種換水方法的效益會差更大!
至於換水要多快, 我自己是希望越快越好~ (固定要維持的事情要弄得越快越簡單, 才容易持久!)
我每周換 45L 的水(總水量~ 250L), 用沉馬 (1500L/H) 直接打到缸裡面, 大概三分鐘左右就解決了~
前提是要確認新舊水的 鹽度, 溫度, KH 不要差異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