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掉入海水圈三年多, 開始邁入第二缸, 雖然還無法完全隨心所欲的規劃硬體, 但至少已從小往大的方向前進...

P6100139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這第二缸的規劃, 應該算是從這篇討論 http://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342880&page=4 開啟的,
特別要感謝 扁魚 跟 阿帆 幫忙提了很多會遇到的問題及想法!
差點忘了還要感謝 海夢老闆 幫我從美國買了些器材回來...

[魚缸資訊]:
四呎側濾缸
魚缸尺寸: 120cm * 60cm * 50cm (長*寬*高)
主馬: Kraken DC-6500 SUNPOLE 崧騰 VSR-9000
蛋白: Red Sea Reefer Skimmer 600
控制: APEX 2016
造浪: APEX WAV*1, IceCap 3K (橫流造浪)*1, Nero5*3
滴定: 中藍*3 Simalai 4頭滴定
監測: KHG KHA
燈具: AD2 T5*2, AI 52HD*3, HME Block2*1
藻桶: Tunze 3181
溫控: 分離式冷水機
生物系統: AquaForest
停電方案: UPS (APC BE550G) + 打氣機 (Ehiem air pump400)


[文章聯結]
page1 啟動
page4 除水面油墨 - WAV設定
page6 魚蝦資料登入 / 橘點蝦虎(1)
page7 硬骨記錄(1) / 鼻涕戰爭 / 加菜囉!(假綿羊蝦幼蝦)
page8 食藻蟹 / 滿月更新 / 一夜白頭
page9 補水設備 / 停電方案 / 蛋白機設置 / 沸石桶設置
page10 ORP 與 PH / 白砂清潔工 橘點蝦虎(2)
page11 淨身工廠開張!清潔蝦 / 硬骨記錄(2) / 鼻涕戰爭 (Dino) 結束 / 滿兩個月
page12 Olympus TG-6 小試身手 / green Acropora sp.(1) / 紅火蟻 / 滿三個月 / 假綿羊蝦幼蝦
page13 燈架規劃 / 白點
page14 沸石桶 / 滿四個月
page15 晨間餵食 / 滿五個月
page16 滿半年
page17 滿七個月 / 新進弟兄 - 公子小丑(1) / KHG & APEX 結合
page18 新進弟兄 - 公子小丑(2) / 新進弟兄 - 公子小丑 (3) / 滿八個月更新 / KHG 升級 / 燈具更新
page19 硬骨記錄(3) / NANA(1) / 隱藏區 / 九個月更新
page20 藍眼海金魚陣亡 / 寄居蟹噴發 / 噴發大樓 / 十個月更新
page21 影片紀錄/ 紅奶嘴(1) / 第四種噴發生物 / 榔頭(1) / Acropora Valida(1) / green Acropora sp.(2)
page22 十一個月更新 / 糖果腦(1) / 滿周歲
page23 綠長支(1) / 硬骨記錄(4)
page24 一年一個月更新 / HANNA HI736 (PO4蛋機) / Simalai 4頭滴定 / 造流說明 / 藍腳寄居蟹(1)
page25 橘子 / 美國草莓陣亡
page26 藍腳寄居蟹(2) / 新進弟兄 - 公子小丑(4)
page27 一年兩個月更新 / 生物記錄
page28 一年三個月更新 / 鈕扣心得
page29 一年四個月 / 一年五個月 / 食藻螺噴卵
page31 一年半 / 骨綠色 / 一年七個月
page32 一年八個月更新 / 魚缸邊條 / 一年九個月更新 / 陽隧足噴發
page33 紅奶嘴成長記錄(2) / 一年十個月更新 / UNI700 損壞 / APEX Energy8
page34 糖果腦記錄(2) / 一年十一個月更新 / APEX WAV 罷工 / APEX EB832 不供電 / Kraken DC-6500 金屬墊片破掉
page35 TG6 / AI Nero5
page36 浮淺
page37 燈罩改版 / KHA粉墨登場 / 燈具斷軸
page38 KHA & KHG / 兩年三個月
page39 魚隻點名 / 黃金蝦虎遇難
page41 珊瑚骨 / Tunze 3181 藻桶
page42 魚隻損失 / 雙蛙之舞
page43 Sony A7C / 雙骨PK戰
page44 近況影片/ 五爪貝的劫難 / 紅奶嘴海葵噴精 / 珊瑚打架
page45 草莓蛋糕
page46 奶嘴再分裂 / T5 預熱安定器損毀 / 粉藍登場
page47 垃圾海葵去除方案
page48 橘子 / 花園鰻
page49 鈕扣起泡 - 日出櫻花 / 缸內近況
page50 榔頭珊瑚
page51 微量元素 / 影片
page52 珊瑚打架 / 綠長支
page53 再遊小琉球~
page54 Olympus TG6 / 綠長支倒塌
page55 三年三個月
page56 餵食 / 新片上架 / 草莓蛋糕(2) / 榔頭珊瑚(2)
page57 紅薑 / 拆骨
page58 隱藏區/ Acropora sp.生長記錄(3) / 燈光設定
page59 紅單包 / 溫度漲停板 / 雷達
page60 每日晨間餵食秀 / 金線蝦虎 / Tank Update(video) / 虎耳吞扣
page61 紅薑
page62 側濾缸系統 / 黃藍雙吊
page63 紅奶嘴噴精 again
page64 橘子也是會受傷
page67 神奇沸石
page68 陽隧足噴發 / 虎耳 / Tank Update(video)
page70 大刀一砍 綠長支
page71 KH走勢 / TG6 再次上場 / 聖金榔頭
page72 Quantum Meter MQ-510
page74 Tank Update(video) / 夜間骨
page75 四年更新
page76 KHA 使用狀況更新
page77 硬骨紀錄 皇冠 / 水草缸 / 四年二月更新 / 敲橘子 抓奶嘴 / 刷玻璃 攪底砂
page78 四年四月
page79 龜殼腦 / 寶石花 / 寄居蟹噴發 / 四年六月/ 水盆缸
page80 Top Down Picture / 4.5年歷程 / 魚隻點名
page81 側濾簡介 / 再敲橘子
page82 斷臂殘肢
page83 骨融合 / KHA 故障 / 四年八月更新
page84 維護費用估算
page85 瘦身計畫 / 43地震慘案
page88 持續瘦身 / 震後一個月 / 主峰九叢骨
page89 元素出狀況
page90 出差歸來 / 毛象大兜蟲
page92 T5 預熱安定器損毀 / 瘦身換血
page91 擁擠
 
最後編輯:
富饒的魚缸
雖然沒有數據, 但有些現象可以觀察到:
1. 熄燈後缸內會自行產生大量的浮游
->我的缸好像…不會…🫠

2. 沒有餵東西時, 珊瑚也能大量出毛
有些會出毛,有些依然…光禿禿🫠

3. 青蛙這類魚在非睡覺時間會一直進食 (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我沒養青蛙,或許該來養一隻?🤔

4. 水的味道不腥臭, 水體是通透的
水不會臭臭的,透明度就…還好🫠

綜合診斷之後結論:我的魚缸不算是個很富饒的魚缸:eek:
 
富饒的魚缸
雖然沒有數據, 但有些現象可以觀察到:
1. 熄燈後缸內會自行產生大量的浮游
->我的缸好像…不會…🫠

2. 沒有餵東西時, 珊瑚也能大量出毛
有些會出毛,有些依然…光禿禿🫠

3. 青蛙這類魚在非睡覺時間會一直進食 (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我沒養青蛙,或許該來養一隻?🤔

4. 水的味道不腥臭, 水體是通透的
水不會臭臭的,透明度就…還好🫠

綜合診斷之後結論:我的魚缸不算是個很富饒的魚缸:eek:
你好認真的對答案呀~

1. 若是有自動捲紙機, 可能很難見到這景象...

2. 要有這情境, 除了水富饒外, 同時缸內的水質, 元素, 水流, 光 也都要到位,
所以未達此狀況前, 也不一定是不富饒造成的~

3. 若缸內有底砂, 且造景上已不是光禿禿的樣子, 的確可以嘗試看看~

4. 這算是比較好檢視的目標: 通透, 水面無油墨, 無異味

若是有挖破鈕扣, 或是切骨後分泌的一堆黏液或是骨粉的經驗, 這些東西放在不流通的水中,
很容易就能聞到腥臭味, 但若是在循環過濾好的缸中, 這些味道幾乎聞不到的, 而且水霧沾滿黏液的狀態很快就會恢復通透~

一般人會儘量不在魚缸中製造這種動亂, 但我發現, 每次在缸內搞這種動亂, 單胞(彩單, 正彩, 紅單) 立刻會有非常明顯的攝食反映!
所以珊瑚不是只需要光的, 他們也很喜歡吃!!!
順道也可以檢視一下缸內系統處理汙染的能力到哪種程度~
補充一下: 處理能力包括 過濾移除, 分解, 生物消化
 
最後編輯:
最近發現有越來越多魚友的缸遇到NP拉不起來, 伴隨鼻涕藻出現等現象~
而出現這些現象的缸, 大致都有些共通點:

自動濾紙機, 去蛋白機, 添加知名菌種, 死石開缸, 想盡辦法讓 NP歸零 !

早幾年從網路上爬到的資訊, 主流就是要讓NP歸零, 不論 KZ/AF ...等系統,
都是要大家每天加菌, 直到測不到NP, 這樣操作在珊瑚強勢的情況下或許不會有問題,
但當珊瑚在系統中處於弱勢時, 這些原廠並沒有教大家應變的方式,
才會有那種惡藻鼻涕重生, NP也幾乎沒有了, 還有人繼續建議你加菌的....
也因為資訊不足, 大家就腦補成可能是 NP 不對, 才讓珊瑚的狀態不好...
(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在問: 我的NP都0了, 為何珊瑚狀況還是不好....)

我一直認為, NP數值並不能直接對應珊瑚缸的狀態(不是一對一的關係),
重點應該是現在系統是如何形成目前的NP值...
相較NP數值, 缸內環境不貧瘠才是重中之重!!!
貧瘠或富饒沒有東西能測出來, 所以反而被大家忽略, 甚至有人認為這只是在唱高調,
就好比說要好水質, 那怎樣才算好水質一樣~
不能具體數據化, 不代表它不重要!!!

富饒的魚缸
雖然沒有數據, 但有些現象可以觀察到:
1. 熄燈後缸內會自行產生大量的浮游
2. 沒有餵東西時, 珊瑚也能大量出毛
3. 青蛙這類魚在非睡覺時間會一直進食 (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4. 水的味道不腥臭, 水體是通透的


死石
真的是建議新手不要嘗試, 即使你是使用無汙染的新石!
一個全新的材料放入魚缸中, 壞菌附著上去的能力遠比好菌或好藻來的容易!
這常可以在我魚缸放進斷肢架時觀察到!
玻璃或是缸內任何角落都沒有鼻涕藻的蹤跡, 但新放的斷肢架, 常常經過三四天就能觀察到油油滑滑且有腥味的鼻涕藻附著在表面!


自動濾紙機
缸子的物理過濾濾得太乾淨, 對整個系統來說反而是弊大於利, 很容易就讓魚缸處於貧瘠的情境!
要讓水清不是只靠物理過濾就好, 生物過濾(消化)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操作,
而過度的物理過濾, 可能反傷了微生物的繁衍與擴增!


前一陣子, 我剛失敗了顆虎耳, 這隻虎耳到我缸內後急速白濛爛肉,
拿出魚缸處理, 吹掉白濛及爛肉後, 又放回缸內, 本想靠著水流跟適當的光線讓他復原,
但事與願違, 他還是持續白濛爛肉, 最後拿出泡抗生素~

泡過之後, 不再白濛發爛, 但也不見好轉, 不知道是太晚泡了(傷過重), 還是泡了也沒用~
每天都見到會脫落一點螢光色的肉到缸中, 雖然我很擔心這會影響缸內其他珊瑚,
但想到這顆虎耳價值不斐, 就一直沒放棄他~ (好險其他珊瑚沒受到影響)
最後還是剝落到剩沒多少肉, 捨棄前用顯微鏡觀察一下.

出現好多各式各樣的小蟲! 雖然不確定這些蟲是否全對珊瑚缸無害, 但可以肯定有些應該是有益的~
我想青蛙整天在啄活石, 可能有些就是這些肉眼看不到的蟲~

第一天的樣子
可能有壞肉, 一進缸就發現寄居蟹想來吃, 於是就讓他進隔離盒
P6100002 哥吉拉 虎耳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進隔離盒隔天就大量白濛爛掉
哥吉拉 虎耳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吹掉爛肉後, 不敢再放隔離盒, 可能是爛肉清光了, 寄居蟹沒再來染指, 但隔了三天又有點爛
P6150084 哥吉拉 虎耳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決定下抗生素浸泡
虎耳 哥吉拉 抗生素 Amoxil-500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放棄時剩下的肉
虎耳 哥吉拉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顯微鏡下的樣子
好像有一部分中了
目前有在做用捲紙機、蛋白機基本上半廢掉,人工濾材/造景開缸
只是我當初目的不是為了NP雙0,主要原因是減少人手操作,能做到自動的盡量用自動
菌種的部分⋯其實我只是開缸用了2mL TM全菌
我個人是不同意一直要滴/補充硝化細菌
畢竟硝化細菌主要還是靠自身繁殖且附着在表面積上
有店家宣傳說補菌是為了平衡生態還是甚麼的⋯
可是一直滴不就是人手在一直干擾當中的平衡嗎⋯盡管滴進去都是好菌,因此這點我不能同意太多
也借自己的小缸當作做個小實驗吧,目前慶幸的是沒有怪藻出現
希望NP只是被「吃掉」

關於富饒的魚缸的部分
1. 目前真沒留意到有
2. 沒有SPS,網購回來沒有共肉的米粉也開始長肉
3. 沒有養青蛙,不過在進狐魚前有很多小蟲
4. 水體是通透的
 
好像有一部分中了
目前有在做用捲紙機、蛋白機基本上半廢掉,人工濾材/造景開缸
只是我當初目的不是為了NP雙0,主要原因是減少人手操作,能做到自動的盡量用自動
菌種的部分⋯其實我只是開缸用了2mL TM全菌
我個人是不同意一直要滴/補充硝化細菌
畢竟硝化細菌主要還是靠自身繁殖且附着在表面積上
有店家宣傳說補菌是為了平衡生態還是甚麼的⋯
可是一直滴不就是人手在一直干擾當中的平衡嗎⋯盡管滴進去都是好菌,因此這點我不能同意太多
也借自己的小缸當作做個小實驗吧,目前慶幸的是沒有怪藻出現
希望NP只是被「吃掉」

關於富饒的魚缸的部分
1. 目前真沒留意到有
2. 沒有SPS,網購回來沒有共肉的米粉也開始長肉
3. 沒有養青蛙,不過在進狐魚前有很多小蟲
4. 水體是通透的
養珊瑚沒有一定甚麼器材可以或不行的, 只是我們要了解使用器材的優勢與劣勢在哪,
然後往我們的目標去調整~

若是你的米粉會長肉, 頭也會變多, 那缸內應該不至於太貧瘠, 或許可以朝光去調整?
 
養珊瑚沒有一定甚麼器材可以或不行的, 只是我們要了解使用器材的優勢與劣勢在哪,
然後往我們的目標去調整~

若是你的米粉會長肉, 頭也會變多, 那缸內應該不至於太貧瘠, 或許可以朝光去調整?
如果說貧瘠來形容,長藻也可以當作參考嗎?
不刷缸壁會正常長薄薄一層藻,長藻沒甚麼問題
只是在想NP是被某些東西消耗/吸收掉
儘管測出來只是數值為0,但不代表是真正0
 
如果說貧瘠來形容,長藻也可以當作參考嗎?
不刷缸壁會正常長薄薄一層藻,長藻沒甚麼問題
只是在想NP是被某些東西消耗/吸收掉
儘管測出來只是數值為0,但不代表是真正0
有太多東西能夠消耗或吸收NP, 高低等藻, 珊瑚, 好壞菌...等
而我們養的是珊瑚(有些人是高等藻), 所以重點是要讓他們能吸收到, 並不讓過盛的NP殘留在水中.

若NP=0, 但都是壞菌吃的, 那則非常不利其他藻類與珊瑚生存~
有很多操作也蠻奇怪的, 拼命餵, 拼命濾, 都搞不清楚都底是在餵珊瑚還是在餵過濾系統了...

而真正的NP=0, (不產出NP), 那除非是新設還未完成氮循環的缸才會出現(硝化作用還未建立來),
這情況會更糟糕, 但我想大部分養一段時間的缸, 不會是在這種狀態~
除非自己手賤亂搞, 或是有重要的器材失效了, 把整個系統搞崩了....

一般觀察珊瑚狀態好時的藻, 就是在缸壁上會有濛濛一層, 從外面看有點咖啡色, 從側面看是有點綠色,
玻璃磁刷一刷, 就有細細粉塵飄在缸中的藻, 我都叫他粉塵藻(自行亂取的)

這影片33秒左右看到側面有點綠色的藻

貧瘠就難生好藻, 有藻生成也不一定代表珊瑚就在有利的狀態, 所以得綜合觀察整體生物的狀態跟藻像,
當珊瑚狀況比較不好時, 人為介入幫助他們取得優勢, 珊瑚健康, 自然就比較能跟其他生物競爭搶資源,
主人就能比較省力了~
 
夜間片拍多了, 偶而還是要拍點有光時的片~~~



EM1 markII 對上有 AI Blade LED 的狀態,白平衡似乎比 TG6 好掌控了些~
(不過橫向景的顏色還是有點怪)
P7050158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P7050108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糖果腦比較容易拍出更多顏色
P7050100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草莓蛋糕不知道是不是光太強了, 茂盛生長的位置, 顏色淡
P7050069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長鬚花環漸漸長大了
P7050106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有了電動升降燈架, 讓燈高度降低, 聖金榔頭中心似乎有光太強的現象...
P7050234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夢境在光強下, 身體有漸漸脫掉黑色的外裝...
P7050187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P7050186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龍舌蘭
P7050033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人人都有的紅單包
P7050029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我一直認為, NP數值並不能直接對應珊瑚缸的狀態(不是一對一的關係),
重點應該是現在系統是如何形成目前的NP值...
相較NP數值, 缸內環境不貧瘠才是重中之重!!!
貧瘠或富饒沒有東西能測出來, 所以反而被大家忽略, 甚至有人認為這只是在唱高調,
就好比說要好水質, 那怎樣才算好水質一樣~
不能具體數據化, 不代表它不重要!!!

富饒的魚缸
雖然沒有數據, 但有些現象可以觀察到:
1. 熄燈後缸內會自行產生大量的浮游
2. 沒有餵東西時, 珊瑚也能大量出毛
3. 青蛙這類魚在非睡覺時間會一直進食 (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4. 水的味道不腥臭, 水體是通透的
1.浮遊是不是關燈後水中像塵一樣的飄浮物?
用電筒照背光觀察才看到一堆像塵一樣的在飄
我上水前一格是藻缸跟厚沙
有沒有方法增加浮游 我也是用濾布機 大蛋分 不過腦類/甜甜圈都沒額外喂食(太煩了 試過喂蝦肉 一堆蝦子一湧而上根本沒法喂 也試過好好護著等腦慢慢食但太慢了 一食就是30分鐘如果沒完全閉上嘴還可能被挖出來😪

PH84_250706123903_b2714.jpg



2.早晚都差不多多毛 晚上毛比較長
PH84_250706112642_7e25a.jpg

PH84_250706111039_1e299.jpg

這粉紅牛顏色仍然很暗 喂食可能要再調整
最近在物色一些沙巴野牛 賭一下牛
———————————————————

PH84_250706111039_ef571.jpg

這幾兄弟好像晚上也是一樣
———————————————————

PH84_250706113329_ba7a8.jpg


PH84_250706111039_66c29.jpg

草莓蛋糕早上很內斂 晚上比較狂野
———————————————————

PH84_250706112642_53762.jpg

PH84_250706111040_0f711.jpg

———————————————————

PH84_250706111040_2fa08.jpg

這個拼接失敗本來想黃色拼紅色試一下混種 (看過有些同種不同色混種成功,下次試一下同種交接)結果失敗pc rainbow重新剪下來再出發🥲
———————————————————

PH84_250706105956_ddbee.jpg

PH84_250706112411_0159d.jpg

———————————————————

PH84_250706115854_c61bd.jpg


PH84_250706115855_69d9b.jpg

———————————————————

3.想等滿一年後缸裡微生物蟲子足夠多的時候再試養一隻皇冠或火麒麟

4.用手指刷缸壁不臭 (哈🤣我常常這樣嗅看是不是夠時間換活性炭)
水體自從用np豆水體更通透現在光照強度降到60%(之前70%)還提升了燈具高度離水面到12寸
之前離水太近 處於中間25-35cm的sps有點變白 當時有些處於燈正下方的更有燒頭現象(可能下的豆子下多了)退下高光位置都復原好了
現在調整完好像還好 慢慢馴光 再次挑戰高光
 
最後編輯:
通常砍了大東西, 元素消耗會有影響的~

不過這顆砍了, 似乎沒觀察到甚麼大變化, 不知道是不是其他平時被他遮光遮流的傢伙一吐怨氣,
就順勢把綠長支平常吸掉的接收了...

KH 一周走勢
PH84_230421102730_3a7f7.jpg


稍微說明一下上圖變化:
1. 綠長支 4/19 早上砍的, 觀察到今天, KH 趨勢變化不大.
2. 4/17 KH 高峰發生了甚麼事?
這就是我一直跟大家強調的, 補充 與 監測要分開的 最佳案例!

4/16 晚上我執行例行每周一次的換水, 很不巧當我抽水時, KHA 也正巧在進行KH 測試,
由於我抽掉缸內的水時, 正巧讓 KHA 無法吸到水, 使的 KHA 主艙水位幾乎被抽空,
之後 KHA 要執行測試時, 兩個測試艙中的一個會抽不到水, 造成整個 KH 數值飄移了!

我看到數據跑掉的第一時間, 先等了一天, 確認穩定跑掉, 接著用 Salifert 測試KH,
確認是 KHA 測試出了問題, 接著去看 KHA 發生了甚麼事, 然後故障排除~

若是 補充 與 監測 綁在一起, 那就會發生 水蘇打水少補的狀況, 第一時間還很難發現,
等到感覺到不對勁時, 可能缸內數據已經整個跑掉一段時間了...


上上週買的KHA也遇到跟L大一樣的問題…
只是我是打氣泵卡鹽了 氣泡石沒出氣
導致測出來Kh比預期低 KHA一直補小蘇打 好險發現的早 從kh8拉到9而已
果然要皮過一次才能學到教訓😵‍💫

最後還是把補充的工作交給滴定機
 
目前我的缸也是遇到用莎莉佛測NP都是在0的狀態
缸內在加入TM消化菌之後開始慢慢出現像是鼻涕藻 菌膜 像頭髮一樣的藻
看了站內各種文章推論大概率是系統太過貧瘠NP都被低等藻吸收走 也沒有浮游生物
有觀察到晚上關燈隔天早上燈還沒開之前鼻涕藻的泡泡會消失

目前解決辦法是:
1.餵食改一天一次(原先2-3天才一次 魚口3 公子 藍吊 雙色草莓)

2.在關燈後每兩天加入0.5的消化菌(我是1.5背濾總水量大概50升)
關燈時加入是因為沒有光照相對藻類競爭較弱勢同時開啟蛋白機確保氧量
(但是沒有蒐集泡沫 就是把蒐集杯拿走 早上出門前在把蒐集杯放上)

3.減少光照(燈具使用ZX NANO3設定時間12-22白燈比例全天0 藍光60中間時段80)

4.增加食藻生物 金環保羅 海參

5.2-3天換水5%-10%同時把奇怪的東西竟可能吸除

持續觀察問題有沒有改善 之後會再發文做紀錄

不採用滴定方式是因為我認為消化系統還沒建立完全
如果直接從消化系統末端添加元素並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就像各位版大說的 要先餵飽系統再來餵珊瑚

小弟跳海快一年了最近才轉LPS混養歡迎各位指教~~謝謝
 
目前我的缸也是遇到用莎莉佛測NP都是在0的狀態
缸內在加入TM消化菌之後開始慢慢出現像是鼻涕藻 菌膜 像頭髮一樣的藻
看了站內各種文章推論大概率是系統太過貧瘠NP都被低等藻吸收走 也沒有浮游生物
有觀察到晚上關燈隔天早上燈還沒開之前鼻涕藻的泡泡會消失

目前解決辦法是:
1.餵食改一天一次(原先2-3天才一次 魚口3 公子 藍吊 雙色草莓)

2.在關燈後每兩天加入0.5的消化菌(我是1.5背濾總水量大概50升)
關燈時加入是因為沒有光照相對藻類競爭較弱勢同時開啟蛋白機確保氧量
(但是沒有蒐集泡沫 就是把蒐集杯拿走 早上出門前在把蒐集杯放上)

3.減少光照(燈具使用ZX NANO3設定時間12-22白燈比例全天0 藍光60中間時段80)

4.增加食藻生物 金環保羅 海參

5.2-3天換水5%-10%同時把奇怪的東西竟可能吸除

持續觀察問題有沒有改善 之後會再發文做紀錄

不採用滴定方式是因為我認為消化系統還沒建立完全
如果直接從消化系統末端添加元素並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就像各位版大說的 要先餵飽系統再來餵珊瑚

小弟跳海快一年了最近才轉LPS混養歡迎各位指教~~謝謝
若你確定缸內的是鼻涕藻, 那除藻生物都不會吃的~

鼻涕上的氣泡是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 晚上氣泡不見很合理, 若是鼻涕藻也會變少, 才是正向發展!
若是開燈前, 還有鼻涕藻沾在珊瑚上, 一定要介入吸出(很重要!)
健康的珊瑚, 鼻涕是沾不上去的, 能夠沾上去代表珊瑚已經弱勢甚至不行了!
鼻涕+光照=爆發性成長, 所以一定要在開燈前幫助珊瑚減輕壓力!

晚上打出的汙水, 其實也可以排掉, 沒必要讓汙染回到主缸.
用蛋白打出汙水來換水, 會更有效率~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