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有鋪底沙嗎? 厚度呢?
需要特別考慮什麼沉積在沙中的有機物/無機物的問題嗎?
溢流出水處有用濾袋嗎?
我們沒有鋪沙。 scrubber在有沒有沙的情況下都會過濾,也沒有用過濾袋,因為會攔掉food particle.
如果沒有 skimmer 的話
那麼底沙的污泥感覺會愈積愈厚 (應該不是所有的污泥都是可以分解的有機質)
養了好幾年以後應該也是蠻驚人的吧...
沒有污泥會積下來的,因為scrubber會產生大量pods,就是小蟲,小蟲會把食物碎渣都吃掉。
UAS 應該對厚沙養久了容易因翻動底沙而造成的系統崩潰沒什麼特別幫助吧...
scrubber是吃金屬的,例如:銅。所以它會防止沙裡的金屬含量積累。而沙裡的金屬含量積累也是造成系統崩潰的原因。水藻吸收金屬含量的。
有用鈣反嗎?
看
http://www.radio-media.com/fish/Tank.htm 裏頭鈣化藻長得嚇死人
很難相信整缸什麼其它的設備都沒有...
我們只有一個srubber在工作,但是也有加calcium hydroxide.
氣泡應該會造成光線的折射、散射等 (射出 UAS/缸 外...)
所以想說如果沒氣泡的話應該效率會更好吧...
您的意思是有另外添加 CO2 嗎?
添加在何處呢?
虽然會造成折射,一是燈光很近,強度很大,對長藻並沒有影響,
二是新版裡已經用了黑色餐盒,就算折射,也不會折射至缸外啊。
並不需要特別填加CO2的,CO2並不在水藻生長的三個必要條件裡。我說的CO2有在加是因為氣泡裡就是有CO2,而我們需要氣泡.
我的意思是把馬達出口接導管
(舉例)然後連續打一些愈來愈大的洞 (也就是離馬達愈遠就洞愈大,那樣每個洞出口的水壓應該會趨近)
這樣子應該可以創造類似一個平面的水流從 plastic canvas 表面流過
感覺這樣子沒有氣泡造成的問題
但仍有不錯的水流
不過水流應該是沒有氣泡造成的"亂"
但強度應該不至於太差 (可靠選擇馬達來調整水流強度)
你說得馬達是pump麼?氣泵是麼?畫個圖來可能會比較有助理解!
打完洞以後,然後要平放藻屏麼?如果你打洞的話,就是horizontal waterfall, 不是UAS, 平面的algae scrubber在放藻屏的時候一定要盡量傾斜它,越傾斜越好,因為橫向的藻屏很容易會在屏中間形成水藻聚積而產生的“小島”,從而阻斷水流。
氣泡並不是什麼問題啊,不用太過在意它,覺得會反射光線什麼的。水流的強弱要看你最後用了waterfall 還是UAS,是放在缸外還是缸裡。
呵呵
我的小小兩尺缸整天都覺得沒空間擺珊瑚了
所以根本不可能直接這樣子做
要的話就另外加馬達做 waterfall 式的 (因為我也沒溢流)
不然就外連另一小缸做 UAS
所以請教一下,一般而言這兩種方式何種效率較高呢?
原則上我應該會用 waterfall 式的
因為這樣子就不太用常常清缸壁了
waterfall和UAS是一樣的東西。區別在於UAS設計小巧,適用於沒有sump的小型缸,但是它也可以放在sump裡,兩者沒有任何效率上的比較性(在設置正確的條件下),完全看你個人比較傾向於哪個。
喔
還想說加一點點深藍搞不好效果更好一點說... (如一般的植物生長燈)
我們沒有試驗過藍色的燈,所以不知道效果怎麼樣,但是你說的那種植物生長燈我們有做過試驗,那個燈太弱了。不適合scrub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