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8日開始記錄新魚缸,但裡面的活石活砂珊瑚骨都是延用以前魚缸
2021/09/13更新說明
活砂活石厚砂自然系統
要強調的一點,活砂活石所代表的是,已經在自然環境或是人工飼養多年,內含數萬或數億以上的益生菌,所以最有價值的就是這些有益的菌種,簡單擧個例,活石就盡量保持來至大海的原貌,最好的都在上面,包括高等藻低等藻還有千千萬萬億的微生物,生態生態是如此解釋的,有好菌也會有壞菌,這才是真正的自然生態。
千萬不要使用過量的化學藥劑或是強制熱水煮沸,那就只剩下單純的石頭或砂,甚至更多的腐壞生命,要再形成易於環境的消化菌有益菌,可能還要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達到自然生態平衡。
當然還有很多使用其他方式的系統,如柏林、kz、Az、Af……等等,但最終最厲害的就是堅持一個方式,穩定溫度穩定鹽度穩定三大元素穩定換水
這一次開缸是向商家購買號稱養了數十年充滿數百萬益生菌的活砂20公斤,自己再另外購買普通細小貝殼砂,比0號再大一點混合起缸。
主要目標是厭氧菌,厭氧菌不是無氧喔,所以在最底層還是需要水流,在沙層上方也要有足夠的水流。
而我為了讓底下也有緩慢水流,所以增設浪板,讓水流可以在厚砂層下緩緩流動,緩緩流動喔,(浪版)底慮板綠色的,一片一片組裝起來,再加上配管互通,120公分分成兩區,60公分一個管路,採用空氣氣欅方式引流。
每個綠底板下都有配管聯通
60公分四方一個底砂過濾,加配一個管路
在這個過程有2個作用幫助魚缸養成,1.讓厚砂最底層水域也可以緩緩流動。2.利用打氣氣欅反作用力,帶動水流引出加速氧化還原。
我的主缸120*60*60
底慮缸90*45*45
另外一個串聯藻缸60*30*45
另外一個串聯隔離觀察室90*40*45(2021/06更換)
採用Neptune_apex 監測控制系統
主缸主要馬達_美國品牌主馬達DC直流變頻馬達,搭配可程式鋁鐵散熱控制器dsp1100 ,目前設定流量39%,啟動時50停止20單位應該是千毫秒吧~讓主缸有造浪感
主缸輔助馬達_DC直流變頻捷寶2000L/H,形成2路入水4尺主缸
造浪馬達邁光炫影變頻可調雙軸第一代,搭配apex轉換器,設定時間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中微型造浪,中間停止,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小微造浪。
自動餵食一天2次14:30開始一次,19:00一次,每次餵食啟動1次刻度調整最小第二格(apex自動餵食器的刻度)小及小小顆粒混合,
捷寶造浪DWM-20和邁光對向,2021/08增加
底缸第一格 落水區,讓主缸落水無聲緩衝減少水波水氣,在2021/06順便調整過濾袋高度,原本設計比較高,雖然有效減少水流聲,但換過濾袋的時間太過平凡,所以這次降低放置過濾袋高度,可以讓更換濾袋時間加長一點,2022/06不使用過濾袋了,在過濾袋上方增加塑膠隔離柵欄,只在上方放置白棉。
底缸第二格放置HC_160蛋白除沫器,將排污管延伸接至外部小蓄汙桶,20公升的海水素桶內放置小蓄汙桶,當小蓄汙桶溢出時即停止蛋白除沫器馬達
隔離觀察缸2021/06更換為3尺
輔助馬達直流變頻可調/捷寶2000L,由4尺底缸送至隔離觀察缸,新進魚隻軟體珊瑚先在此處觀察約一星期至2個月才會入主缸
捷寶造浪馬達增加隔離觀察缸的對流
2021/08增加
藻缸
馬達直流變頻可調/中科1000L,2021/08更換,使藻缸水流可以流向底缸第三格,避免過濾袋白棉濾掉自然生態微生物,增加主缸自然食物。
主缸採用側內部溢流,出水入水共4孔
黑膠10mm高清玻璃假開放缸
用線鋸將出入水孔部位的木櫃裁切適當尺寸,邊邊角角要預留魚缸放置喔
在這之前也另請木工加以裝修,變成白底屏風兼吧台
4尺的魚缸分成2個底砂過濾,放自來水,先用大的石頭壓著
上部魚缸自行運轉,給他7天的時間
分享以下實驗連結
2008-03-21---鐵鏽生物大實驗
2008-08-27---M牌的蛋白重建雄風了
2008-10-07---架設海水魚缸的技術篇
2009-02-10---2尺底部過濾缸全紀錄
2009-08-25---海水魚缸生物技術
2016-02-28---再度燃起海水文化
2021/09/13更新說明

活砂活石厚砂自然系統
要強調的一點,活砂活石所代表的是,已經在自然環境或是人工飼養多年,內含數萬或數億以上的益生菌,所以最有價值的就是這些有益的菌種,簡單擧個例,活石就盡量保持來至大海的原貌,最好的都在上面,包括高等藻低等藻還有千千萬萬億的微生物,生態生態是如此解釋的,有好菌也會有壞菌,這才是真正的自然生態。
千萬不要使用過量的化學藥劑或是強制熱水煮沸,那就只剩下單純的石頭或砂,甚至更多的腐壞生命,要再形成易於環境的消化菌有益菌,可能還要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達到自然生態平衡。
當然還有很多使用其他方式的系統,如柏林、kz、Az、Af……等等,但最終最厲害的就是堅持一個方式,穩定溫度穩定鹽度穩定三大元素穩定換水

這一次開缸是向商家購買號稱養了數十年充滿數百萬益生菌的活砂20公斤,自己再另外購買普通細小貝殼砂,比0號再大一點混合起缸。
主要目標是厭氧菌,厭氧菌不是無氧喔,所以在最底層還是需要水流,在沙層上方也要有足夠的水流。
而我為了讓底下也有緩慢水流,所以增設浪板,讓水流可以在厚砂層下緩緩流動,緩緩流動喔,(浪版)底慮板綠色的,一片一片組裝起來,再加上配管互通,120公分分成兩區,60公分一個管路,採用空氣氣欅方式引流。

每個綠底板下都有配管聯通

60公分四方一個底砂過濾,加配一個管路
在這個過程有2個作用幫助魚缸養成,1.讓厚砂最底層水域也可以緩緩流動。2.利用打氣氣欅反作用力,帶動水流引出加速氧化還原。
我的主缸120*60*60
底慮缸90*45*45
另外一個串聯藻缸60*30*45
另外一個串聯隔離觀察室90*40*45(2021/06更換)
採用Neptune_apex 監測控制系統
主缸主要馬達_美國品牌主馬達DC直流變頻馬達,搭配可程式鋁鐵散熱控制器dsp1100 ,目前設定流量39%,啟動時50停止20單位應該是千毫秒吧~讓主缸有造浪感
主缸輔助馬達_DC直流變頻捷寶2000L/H,形成2路入水4尺主缸
造浪馬達邁光炫影變頻可調雙軸第一代,搭配apex轉換器,設定時間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中微型造浪,中間停止,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小微造浪。
自動餵食一天2次14:30開始一次,19:00一次,每次餵食啟動1次刻度調整最小第二格(apex自動餵食器的刻度)小及小小顆粒混合,
捷寶造浪DWM-20和邁光對向,2021/08增加
底缸第一格 落水區,讓主缸落水無聲緩衝減少水波水氣,在2021/06順便調整過濾袋高度,原本設計比較高,雖然有效減少水流聲,但換過濾袋的時間太過平凡,所以這次降低放置過濾袋高度,可以讓更換濾袋時間加長一點,2022/06不使用過濾袋了,在過濾袋上方增加塑膠隔離柵欄,只在上方放置白棉。
底缸第二格放置HC_160蛋白除沫器,將排污管延伸接至外部小蓄汙桶,20公升的海水素桶內放置小蓄汙桶,當小蓄汙桶溢出時即停止蛋白除沫器馬達
隔離觀察缸2021/06更換為3尺
輔助馬達直流變頻可調/捷寶2000L,由4尺底缸送至隔離觀察缸,新進魚隻軟體珊瑚先在此處觀察約一星期至2個月才會入主缸
捷寶造浪馬達增加隔離觀察缸的對流
2021/08增加
藻缸
馬達直流變頻可調/中科1000L,2021/08更換,使藻缸水流可以流向底缸第三格,避免過濾袋白棉濾掉自然生態微生物,增加主缸自然食物。

主缸採用側內部溢流,出水入水共4孔

黑膠10mm高清玻璃假開放缸

用線鋸將出入水孔部位的木櫃裁切適當尺寸,邊邊角角要預留魚缸放置喔

在這之前也另請木工加以裝修,變成白底屏風兼吧台

4尺的魚缸分成2個底砂過濾,放自來水,先用大的石頭壓著

上部魚缸自行運轉,給他7天的時間
分享以下實驗連結
2008-03-21---鐵鏽生物大實驗
2008-08-27---M牌的蛋白重建雄風了
2008-10-07---架設海水魚缸的技術篇
2009-02-10---2尺底部過濾缸全紀錄
2009-08-25---海水魚缸生物技術
2016-02-28---再度燃起海水文化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