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海鮮業者首次下海記錄

專營海水觀賞魚販售 線上完整魚隻圖片 透明公開報價
小張 聯絡電話: 0910882971
註冊時間
2024/11/08
文章
7
按讚
13
經驗點數
6
金幣
135
2025年1月1日開缸(24年11月中底缸局部運行養水)
大家好!我是一個來自香港的海鮮業者
算是有一點養殖經驗但不多🤣,觀賞魚還是第一次自己做,身邊亦沒什麼認識的魚友,所以希望在這裡跟各位交流交流多多學習。
因為是在工作行餘時間寫的,所以可能有些混亂傷眼
稍後有空會重新排版🥲

造景全景:手機拍攝 🎬各位斟酌看一下
當初造景採用了AB雙島,而且因為考慮到往後想混養sps(?!希望可以吧) lps 所以設計上有規劃高中低光位置、平台數量以及躲避屋供應小型清潔生物或體形小的魚使用石與石之間留有空隙讓魚可以穿梭游玩畢竟這裡就是他們一輩子的地方 想造一個珊瑚跟魚都快樂的景
第一次黏石頭黏好醜🥶

PH84_250108213944_a60d7.jpg

PH84_250108213945_e77b6.jpg
PH84_250108213944_644ec.jpg


魚缸近照(攝於2025/1/8)
各位還有什麼珊瑚推薦新手養?
PH84_250108210044_4cac3.jpg

躲起來不知道幹嘛的粉吊和糖果腦
PH84_250108210044_7f395.jpg

可愛的孖寶
PH84_250108210045_750b0.jpg

PH84_250108210045_5e24c.jpg

當初造景特別打造的躲避屋1號
PH84_250108210045_6caec.jpg

躲避屋2號
PH84_250108210045_3ac00.jpg

黃狐理穿梭中(粉吊在躲避屋三號)
PH84_250108210045_bb63d.jpg

最初的岩里腦

器材方面
主缸:100*60*60(長寛高)
底缸:90*50*45
總水體大約400升多一點加水時有計量
系統:厚砂偽柏林死石開缸(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叫有錯請指正)12月中用第一件腦珊瑚引

底櫃連魚缸總長度:100*60*150
主水泵: Aquamedic9.3
副泵:Aquamedic 3.3(供水到冷水機、UV和藻缸)
蛋分: Aquamedic 女王160蛋分
造浪: 邁光 XF-350-2 兩個環流泵
Aquamedic 7.1
底吹:邁光gf308(就防止垃圾粉塵堆積在蛋分格)
濾布機: 紅海reefmat 500
水溫控制:25度+-0.5度浮動
水冷: Teco TK-2000
加熱棒:aquamedic 500w
其他: 訂造的厚砂盒兩個(20*20*20內徑)
訂製的藻盒(20*20*20內徑)
粗珊瑚骨5kg(作為首批細菌著床的載體)
紅海ATO+40升補水桶
滴定兩台reefdoser(等遲一些再加上去)
納石灰盒(接蛋分氣口保持ph,古語有云 ph8.4百毒不侵)
詩墨水質檢定
自動測試: 未有決定( Trident, 海神?)


魚缸跟底缸部分是自己畫圖✍️設計的,然後主缸底櫃是找熟人代工完成。底缸則是某品牌跟設計圖訂製
至於設計圖由於當時沒紀錄就不發了直接發成品圖吧🤣


設計圖(最終版本有修改藻缸大小數字也有一些出入但沒留底找不到了就勉強看個大概吧🤣
PH84_250108114757_e0fcc.jpg

左上-上水泵*2,左下-厚沙藻缸,中間-蛋分豆機底吹,右-下水放珊瑚骨跟另一個厚沙和濾布機

當初訂製的底缸底櫃和思路還有自己店裡抓的饅頭蟹作為首隻入缸的生物
PH84_250108114339_ae3d3.jpg

預期目標是做到heavy in heavy out所以才有厚砂這個設定


Timeline:
2024/6-開始籌備
2024/11月頭-萬事俱備
2024/11月中-放入厚砂盒、珊瑚骨局部運水
PH84_250108114339_7bcfc.jpg

當初11月中前設準備,如圖放置各沙層,有冰糖碎在沖水層的照片沒拍到。
開始養水混鹽煮沸冷卻混菌粉加入厚沙盒靜止一晚上,翌日加滿水底缸運水同日加入法國某品牌硝化菌一支和死蝦兩隻,全程閉光進行,只靠肉眼觀察👀狀態決定水是否養好 沒測過no2

主要原因是第一次開缸有很多修正都是在沒主缸下進行,另外就是水體小循環快,希望藉此加速系統形成。
PH84_250108114339_47bbc.jpg

11月中-養水一周加入綠葡萄🍇在藻缸(引入基礎的橈足類及微生物)
確定綠葡萄🍇生長後並於一周後加入紅葡萄🍇(水質風向標,以我經驗如果紅葡萄🍇能夠成功生長代表水質還不錯)
紅葡萄藻成功生長長支節並有褐藻出現
一周後褐藻慢慢消退,開始肉眼可見厚砂盒沙層底部有大量氣泡生成珊瑚骨變成灰色(微氧的象徵)而且橈足類微生物小蟲子開始大量繁殖在藻缸壁上一堆白色小蟲子🐛

11月尾-測了一次No3有25
初步估計ncycle完成
加入實驗生命體1號🤣饅頭蟹在藻缸

12中-加入岩里腦,兩條野生小丑魚(珊瑚跟小丑魚都是狀態一般 岩里腦如照片所見是皮包骨狀態而小丑魚則是爛頭爛尾 身體有些微破皮)

PH84_250108122056_0b19b.jpg

這是入缸的樣子(店家沒養好是有點皮包骨的狀態但找不到另一家有所以一樣買入進行初步引菌引藻種)
PH84_250108122057_e610d.jpg

這是入缸後一周的相片攝於晚上關燈後(由於有藻缸,而且橈足類生物豐富,晚上看到岩里腦伸出觸手進食狀態)
PH84_250108130757_2493b.jpg

現在已完全康復(上圖是已康復的樣子還可以看到些微破皮)

1月7日-由於主缸水體大,怕水太新所以運行七日才加入生物,測了一下np,np沒顏色就去買生物。
加入粉吊黃狐狸紐扣連基座(引入鈣藻),皮革,腦,綿羊蝦11隻(買10送1🤣),翻沙螺4隻,海參一條
當時店家有說粉吊很難存活(他說50條只有一條,這麼誇張嘛🥲)但我下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粉吊,亦因為知道難養,所以決心規劃好整個進程盡量安排得萬無一失,未來計劃逐步增加生物加大系統承重,令整個系統容錯率更高避免翻缸🥲

煩請各位魚友多多指教💁🏻
 
最後編輯:
推薦新手養的珊瑚?
好多喔!
我想養卻擠不下的珊瑚有一卡車那麼多,
但是,如果要選一個必養中的必養,
我覺得我會投給米粉!:love:
米粉不但好養,飄逸漂亮,還可以用它檢驗缸裡水流是不是夠亂?

然後我們這裡偶爾也討論海鮮……吧?😝
北台灣不知為何今年紅目鰱盛產,最近吃兩批了,好吃得要命,
三點蟹也讚到不行,
香港那裡最近在盛產什麼海鮮呀?(口水直直流)
 
最後編輯:
推薦新手養的珊瑚?
好多喔!
我想養卻擠不下的珊瑚有一卡車那麼多,
但是,我覺得如果要選一個必養中的必養,
我覺得我會投給米粉!:love:
米粉不但好養,飄逸漂亮,還可以用它檢驗缸裡水流是不是夠亂?

然後我們這裡偶爾也討論海鮮……吧?😝
北台灣不知為何今年紅目鰱盛產,最近吃兩批了,好吃得要命,
三點蟹也讚到不行,
香港那裡最近在盛產什麼海鮮呀?(口水直直流)
的確是🥲 我造完景之後有點後悔只做一米缸 太小了
但礙於工作關係擔心無能力照顧更大的缸(雖然我覺得1.5米剛剛好🤣看一下將來有沒有機會吧🤩

我自己也很喜歡吃魚🤣🤣(在養魚的地方討論好像有點怪怪的…🤣🤣
早陣子吃了一條野生三刀 在香港很稀有嫩滑有魚味 一輩子都忘不了,可能一生就這一次🥲
有機會也想去試一下台灣的魚畢竟兩地抓的魚不一樣
冬季很多蝦蟹都很肥美,紅琵琶蝦上次吃超爆膏又鮮甜😋
 
要有飄逸感的珊瑚,米粉,榔頭,單苞,八爪,都是入門珊瑚,海葵類的也可以養看看,例如奶嘴海葵跟公主海葵,你也可以看到小丑魚玩海葵的樣子,但是海葵會有可能吃其他魚,這是看你如何取捨
 
厚沙系統成熟時間需要拉更長!!
1/1開缸、1/8下魚下軟體...
真有勇氣!!!
 
厚沙系統成熟時間需要拉更長!!
1/1開缸、1/8下魚下軟體...
真有勇氣!!!
你好👋🏻多謝回覆💁🏻
11月中有偷跑養水,雖然時間也不是很久只有個半月時間,但依照目前測的n數值盡管有持續喂食由加生物到現在每天測都是0-10浮動,大概當初的厚砂setup起效果加速厚砂熟成(大海知識很深我也只是看數值行動 在合理值內就give a try💁🏻)
Ps:目前去除np手段就只有高等藻缸和厚砂盒
今日n10 p0.03 稍後會加入豆機進一步緩解np 暫時先觀望一下珊瑚兩周表現再決定要不要加豆機
未來目標盡量壓n在0-10p在0.01(或者沒顏色比較好?想買個蛋機測p畢竟p比較重要‼️)維持低營養鹽水平 ,目前莎利法測試

2025/01/12珊瑚外觀
PH84_250112104718_65728.jpg

皮革的手指好像更飽滿,而且本體之前是深啡色現在好像有點透紅,可能只是幻覺🤣🤣
PH84_250112104718_69332.jpg

糖果腦的橙色好像比入缸更顯眼
岩里腦目前放內灣低水流的位置開得好像比較好
 
最後編輯:
要有飄逸感的珊瑚,米粉,榔頭,單苞,八爪,都是入門珊瑚,海葵類的也可以養看看,例如奶嘴海葵跟公主海葵,你也可以看到小丑魚玩海葵的樣子,但是海葵會有可能吃其他魚,這是看你如何取捨
目前下一個目標大概是奶嘴想給小丑一個家 哈
或者尼羅河都是心儀目標🎯
 
目前下一個目標大概是奶嘴想給小丑一個家 哈
或者尼羅河都是心儀目標🎯
奶嘴和尼羅河確實都是好選擇,
地毯和公主都很難搞,
不是亂跑,就是吃魚 :rolleyes:
 
有一些建議參考一下:
1. 一般來說,帶骨的珊瑚飼養難度高於不帶骨的珊瑚。所以相對來說皮革/鈕扣/八爪這類會比米粉/榔頭/腦類的適合新缸。系統脫離新缸期後養帶骨的珊瑚會容易一些。
2. 口器較大較明顯的活體,比方海葵或腦類,是需要餵食的生物,對系統的負擔相對沒有明顯口器的珊瑚來說更大,新缸比較不容易養。
3. 相較於主缸水體量,兩個厚砂盒的面積其實很小,對整體的處理能力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大。如果你要養的珊瑚/魚是餵食量比較大的那種,蛋白才會是系統主力。
4. 粉吊訓餌到開口之後再入缸,飼養難度就下降很多。
 
有一些建議參考一下:
1. 一般來說,帶骨的珊瑚飼養難度高於不帶骨的珊瑚。所以相對來說皮革/鈕扣/八爪這類會比米粉/榔頭/腦類的適合新缸。系統脫離新缸期後養帶骨的珊瑚會容易一些。
2. 口器較大較明顯的活體,比方海葵或腦類,是需要餵食的生物,對系統的負擔相對沒有明顯口器的珊瑚來說更大,新缸比較不容易養。
3. 相較於主缸水體量,兩個厚砂盒的面積其實很小,對整體的處理能力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大。如果你要養的珊瑚/魚是餵食量比較大的那種,蛋白才會是系統主力。
4. 粉吊訓餌到開口之後再入缸,飼養難度就下降很多。
感謝給出建議
1./2我目前也不考慮再額外增加生物
先保持正常喂食,觀察系統的穩定性,另外想問一下腦類一直張開觸手搜捕是好是壞?還是正常 我觀察所得不論日夜他都張開觸手 日照時間則是只張開口器附近的觸手 晚上關燈則是觸手全開狀態。
3.原來如此,我的確沒考慮實際的主次分擔比例,不過我本來做厚砂是想它分擔no3部分(因依我工作經驗就算大型工業蛋分也沒法去除所有no3只靠定期換水緩解,所以我在考慮時猜想觀賞缸在有喂食情況下會比較容易累積所以才有這麼多層的設定。

前期物理過濾:濾布機,蛋分
其次硬性生物過濾:硝反(砂面、珊瑚骨)反硝化(厚砂微氧區)
軟性生物過濾:藻缸(no3,po4可以觀察藻的生長速度 葡萄大小 大概知道系統np狀況,反正有生長就算合理正常)還有豆機(異養菌增值消耗np,系統沒多餘的np也不會有作用算是作為最後一道屏障)
暫時思路是這樣預期各施其職 增加系統容錯
不知道這樣思路正確否?
4.了解 難怪 當初店家也有說同樣的說話,而且千叮萬囑我密切留意3-5天(他說這條剛剛新到貨還沒養定開口)
 
最後編輯:
糟了!我們好像發生了一點問題。
 
最後編輯:
3.原來如此,我的確沒考慮實際的主次分擔比例,不過我本來做厚砂是想它分擔no3部分(因依我工作經驗就算大型工業蛋分也沒法去除所有no3只靠定期換水緩解
我自己的概念,蛋分是從源頭上將污染除出缸中,讓它沒機會變成NO3。至於已經形成的NO3則是透過各種生物的作用處理掉,和你的經驗是一致的。

軟性生物過濾:藻缸(no3,po4可以觀察藻的生長速度 葡萄大小 大概知道系統np狀況,反正有生長就算合理正常)還有豆機(異養菌增值消耗np,系統沒多餘的np也不會有作用算是作為最後一道屏障)
豆機作為最後一關,好像有點風險。我沒用過豆機,印象中它也是一種碳源法,記得各種碳源法對NO3的利用效率都強過藻類或珊瑚,因此實際上它可能不會是最後一關,反而藻缸會變成這個系統的緩衝。但這又取決於藻缸的藻和主缸的珊瑚誰佔了優勢地位,說起來會是一大篇。

總之看這幾年在8.4上的新手問題,很多case都是先過度去除NP,把珊瑚餓死,然後又突然性的加大餵食量,弄壞一缸水。在運用這麼多工具的時候,要注意一下珊瑚的狀況,不要數據完美,卻餓到了珊瑚。蛋分、藻缸燈光、豆機流量都是可以調控的參數,小心調整去找到最適合你缸裡珊瑚的水質,應該沒什麼問題的。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