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下面引用由samson2008/08/22 06:04pm 發表的內容:
感謝河馬大詳細的解說
但是還是想請教一下
如果那兩片板子沒泡在水裡
也可以大量產生藻類嗎??
那2片板子需要海水流動阿!!
其實也可以用大量的石頭來替代那2片板子!!
只要讓海水均勻的流動在石頭上!!
石頭就會生長出低等藻類
而低等藻類便可以清除NO3 PO4營養鹽

-=-=-=- 以下內容由 1714582008年08月22日 07:29pm 時新增 -=-=-=-
這方法可以算是把藻類分離出來!
讓主缸可以不用為了藻類煩惱!!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不錯的實驗 以前忘記看那位大哥也有用
但大缸需要更大的空間來設置才能到達預期效果
家中太小沒辦法跟進
但也謝謝大大的分享 難得又有新文可看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下面引用由samson2008/08/22 06:04pm 發表的內容:
感謝河馬大詳細的解說
但是還是想請教一下
如果那兩片板子沒泡在水裡
也可以大量產生藻類嗎??
您可以再回去仔細的看那張圖. 水流分流兩側, 從網板的上方注入 流過整片網板
低等藻只要有光, 有水, 有養份, 就會長出來了.
ATS系統適合高污染的魚缸, 當然啦, 汙染源越多, 所需給低等藻繁殖的面積也需要越大

-=-=-=- 以下內容由 danmhippo2008年08月22日 09:43pm 時新增 -=-=-=-
想要嘗試的人也可以用市面上很容易取得的上部過濾盒架燈來取代,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這ㄍ系統ㄉ概念是很不錯...^^
但對於有潔癖/愛乾淨ㄉ人來說..
為ㄌ要降低各類ㄉ營養鹽..
而需要一ㄍ看起來髒髒不舒服ㄉ低等藻缸..
真ㄉ是......@@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所以其實原理跟傳統藻缸相同,只是將傳統藻缸中的高等藻替換成培養低等藻,利用低等藻在生長速率及營養鹽
代謝能力皆優於高等藻的優勢來達到將主缸水體中的營養鹽加速消耗的功用?有錯誤還請指正
這構想真的還不賴,有機會來試試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這篇文章最後由schindler在 2008/08/23 04:15am 第 1 次編輯]

下面引用由oboepiccolo2008/08/23 02:13am 發表的內容:
這ㄍ系統ㄉ概念是很不錯...^^
但對於有潔癖/愛乾淨ㄉ人來說..
為ㄌ要降低各類ㄉ營養鹽..
而需要一ㄍ看起來髒髒不舒服ㄉ低等藻缸..
...
其實潮間帶藻類是不會難看的 要看培養出什麼樣的藻類 最好是用移植的方式比較快速 只是我找到的那張圖比較髒而已
像潮間帶的毛藻毬就很美觀
這張是藻毬的圖片
8_9085_15.JPG

這張是採用ATS系統玩家培養出的藻類
在ATS過濾器的樣子
8_9085_16.JPG

採收出來的樣子
8_9085_17.JPG

這張是潮間帶藻類以及水質數據
8_9085_18.JPG

8_9085_19.JPG

這張也是潮間帶藻類喊水質數據
8_9085_20.JPG

8_9085_21.JPG

這張是比較大缸的
8_9085_22.JPG

8_9085_23.JPG

8_9085_24.JPG

8_9085_25.JPG

這兩張數據圖表是上面大缸採用ATS系統(潮間帶藻類) 14天內的水質變化 可以看到ATS系統的處理量非常大
8_9085_26.JPG

8_9085_27.JPG

而且上面那張大缸裡能提供藻類生長的面積並不大 只有活岩石露出水面的部份 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能 上面這缸是半水景缸
比較接近天然的情況 經過人工改良後的ATS系統 能提供藻類生長的面積是這個半水景缸的好幾倍 過濾效能應該會更強大!!
參考看看吧 !! 我計畫培養潮間帶的藻類 但怕花太久的時間 而且培養出來的藻類也不一定是我要的藻種 所以想直接移植藻種!!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不錯的分享喔 ~~ 樓主很熱心
這一定要支持一下滴 !!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偶個人是覺得 不要引用 AXXX的相片比較好
因為那絕對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這篇文章最後由schindler在 2008/11/10 03:44am 第 1 次編輯]

因為要專心做ats系統的實驗 所以刪除鐵鏽缸實驗!!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這篇文章最後由schindler在 2008/08/23 10:29pm 第 1 次編輯]

今天去水族館跟老闆要了一顆有潮間帶藻類的岩石 但不確定這顆岩石上的藻是否還存活 因為這顆岩石是放在滿水的魚缸裡 我並不清楚潮間帶的藻類是否能一直存活在海水中 期望可以移植到我的ATS實驗缸
這是藻類的樣子 希望有人能提供這種藻類的正確名稱以及生長環境等相關資料
8_9085_28.JPG

8_9085_29.JPG

8_9085_30.JPG

8_9085_31.JPG

8_9085_32.JPG

我不確定這種藻類 但還是試試看 能否處理硝酸鹽 我想要培養的藻類是藻毬
但是水族館都沒有販售賣藻類 尤其是潮間帶藻類 我期望培養出來的藻類是像草皮一樣的藻類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版主你最後從水族館要來的藻類比較類似
http://www.ntm.gov.tw/seaweeds/g/g5_show1.asp?ID=1&SID=26
基本生態習性上面網頁大概都有了
如果要移殖藻類的話,使用石蓴類的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東北角很多,可以去採集。
石蓴類的,可能比較適合一般水族缸,有用冷卻機的溫度。
http://www.ntm.gov.tw/seaweeds/g/g5_show1.asp?ID=1&SID=17
另外,如果是以這種培養藻類形式的話
使用垂直多片的排列,吸收面積可能會比單斜面較佳
參考一下
 
(原創)ATS系統測試 培養藍菌(Cyanobacteria)吸附 硝酸鹽NO3 磷酸鹽PO4 矽酸鹽SiO2 等營養鹽

下面引用由vekin2008/08/23 11:26pm 發表的內容:
版主你最後從水族館要來的藻類比較類似
http://www.ntm.gov.tw/seaweeds/g/g5_show1.asp?ID=1&SID=26
基本生態習性上面網頁大概都有了
如果要移殖藻類的話,使用石蓴類的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
謝謝你提供的資料 對這個實驗有很大的幫助!!
 
返回
上方 下方